國內轉體角度最大跨高鐵橋梁成功“合體”創國內2項轉體記錄

圖為轉體過程中的跨高鐵橋梁。 譚貴中 攝

中新網南寧11月7日電(吳盛洋 譚貴中 張廣權)11月7日,國內轉體角度最大、國內最小曲線半徑轉體跨高鐵橋梁——廣西南寧市亭洪路延長線上跨鐵路立交橋右幅成功轉體110度,與此前完成120度轉體的左幅主橋順利“合體”。

圖為轉體後中的跨高鐵橋梁。 吳盛洋 攝

亭洪路延長線工程是南寧市迎接自治區成立60週年重大城建項目,根據城建計劃要求:分為四段建設,分別為:南建路-規劃七路、規劃七路-壯錦大道、壯錦大道-規劃四路、規劃四路-規劃一路(預計明年開工建設),以上道路全長約5公里,建成後將成為江南工業園東西走向交通主軸。目前在建的規劃七路-南建路段,全長1700米,含上跨鐵路立交橋一座,道路寬50米,為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50公里。

圖為轉體後中的跨高鐵橋梁。 吳盛洋 攝

據介紹,該橋先後刷新了國內跨高鐵橋梁轉體角度、最小曲線半徑轉體2項新紀錄。

據項目建設單位南寧萬町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副部長甘彩雲介紹,全線建設的重難點為上跨高鐵立交橋,左右兩幅主橋要分別轉體跨越鐵路線。左右兩幅主橋經過2次轉體,亭洪路延長線(規劃七路-南建路)段已全線拉通,後期將加快引橋及附屬工程施工,預計2018年12月底完成立交橋施工,具備通車條件。

亭洪路延長線上跨鐵路立交橋,位於南寧市江南區,跨越湘桂鐵路、南昆客專及擬建的南崇城際鐵路。該路段由於與鐵路多線路相交等原因,多年來一直未能修通,導致該片區路網功能薄弱,相鄰路口每天高峰期都會出現嚴重的擁堵。近年來,隨著橋梁轉體施工技術的日漸成熟,為道路建設跨越高鐵線路提供了合理解決方案。建設過程中,為了不影響鐵路的正常運營,跨越鐵路的主橋採用轉體法施工,先平行于鐵路線路外澆築梁體,最後使用千斤頂牽引旋轉就位。

該橋左幅主橋已于9月27日淩晨成功轉體120度,創下了國內跨高鐵橋梁最大轉體角度新紀錄。7日淩晨0時35分,該橋右幅T構梁體在兩台千斤頂及牽引索的拉動下,以平均每分鐘1度的速度,旋轉110度至設計位置,于淩晨3時55分轉體精確就位,刷新了國內跨高鐵橋梁最小曲線半徑轉體新紀錄。淩晨4時30分,鐵路恢復正常運營。

單幅1.8萬噸的橋體相當於15000輛小汽車的重量,如何使橋體動起來?轉動支承結構是轉體的核心裝備。項目施工單位中鐵二十五局項目總工程師易奇介紹,轉動支承結構由上轉盤和下轉盤組成,上轉盤承載著轉動的梁體,下轉盤則與基礎相連,通過上轉盤相對於下轉盤轉動,從而達到轉體的目的。

易奇説,轉體時,只需要兩台千斤頂同時發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以外切的形式用鋼絞線牽引上轉盤。只需要幾十噸的力,就可以讓這個1.8萬噸的巨無霸原地旋轉。

據悉,該轉體橋的一側梁體位於半徑260米的圓曲線上,是國內最小曲線半徑轉體橋,梁體彎度大,重心偏離橋墩中心,稍有不慎,就會在施工中造成傾覆,難度極大。為了順利完成轉體,南寧萬町公司聯合設計、施工和院校等多家單位,展開技術攻關,利用感測器對梁體進行稱重試驗,精確配重,實現完美平衡。

據悉,亭洪路延長線全線通車後,從南寧市江南萬達前往沙井大道預計10分鐘內到達,通過南寧市快速路可以快速到達南寧市各城區,亭洪路全線通車後,將極大地緩解周邊擁阻情況,並提高沙井片區的通行能力及周邊的地産和商圈發展,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為便利的交通道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