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1月5日電(記者魏一駿)“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恬淡靜美,從容優雅,作家木心將自己對故鄉烏鎮的情感訴諸筆端。

5年前,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永久落戶,這座“從前慢”的水鄉小鎮,借助大會源源不斷釋放的紅利,正在數字化、智慧化的路上不斷加速向前。

大會保障日益智慧

在烏鎮,掏出手機輕點螢幕,便可連接隨處可及的高速無線網路熱點;掃描二維碼,藍印花布、姑嫂餅等當地特産都能輕鬆“買買買”,搖櫓船和遊覽車也可以應邀而至;進景區,不再需要煩瑣的紙質門票,你的臉就是最好的“通行證”……

“從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始,烏鎮從沒有經驗,擠著辦,到如今各種設施已經越來越智慧便捷。”烏鎮鎮黨委書記姜瑋説,今年烏鎮新增了400多間客房,受邀參會的1500余名嘉賓能夠全部入住烏鎮。

在新增的客房中,距離烏鎮西柵景區不到200米的5間“賓智AI客房”顯得有些與眾不同。走進院子,找不到傳統酒店的前臺,客人通過線上預訂並支付房費,到店後只需要“刷身份證+刷臉”即可通過門口的道閘入住。

“酒店的訂房、入住、語音操控、退房等環節都是由‘全畫像路由中樞’系統控制,該系統串聯了與酒店相關的所有子系統,並通過‘智慧路由’的方式實現了對各個子系統的調度,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 浙江烏鎮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朱兆魁説,此外,該系統還聯動了公安部門資訊系統、安監消防系統等管理數據,大大提升了酒店的安全性。

經過幾日實地演練培訓,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志願者“小梧桐”已經整裝待發。本屆大會在志願者管理過程中,首次引入“志願匯”志願服務資訊化平臺。“志願者可利用‘志願匯’App進行簽到簽退,軌跡將在後臺上顯示,方便應急指揮調度和協調重點場館周圍的人員。”“志願匯”負責人葉婷説。

居民生活悄然變化

一台一體機、一個攝像頭,通過網際網路,烏鎮植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們就能跨越時空,直接與遠隔重洋的英國外教交流互動。從去年開始,他們每週都能上一次這樣的外教英語課。

“不僅在烏鎮植材小學,桐鄉的學生都可以上優質網課。”桐鄉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充分利用承辦大會契機,普惠優質教育資源,桐鄉市教育局建設了桐鄉市網際網路學校,將全市120多位名師集中到網路授課,目前網際網路課堂訪問量已超過了75萬人次。

錢利淮的老家在烏鎮南柵外陳莊村,作為“80後”的他幹著大部分同齡人不會從事的行業——竹編。出身於竹編世家的他曾靠一己之力四處奔走,希望將這門傳統手藝普及發揚,但他最終認識到一個人的勢單力薄。

“傳統竹編和網際網路的有機銜接,是我一直探索努力的方向。”錢利淮説,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落戶烏鎮後,他開始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新思考産品的定位。如今,他通過網路傳授竹編技藝,不僅讓自己的“竹蕓工房”每年銷量大增,更讓這門老手藝煥發出新活力,走進了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中。

“烏鎮是桐鄉網際網路發展的核心區,也是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的示範區。”桐鄉市委書記盛勇軍説,除了目前全區域4G網路、公共場所無線網路熱點實現全覆蓋以外,烏鎮已經開始5G試點,網路基礎設施的領先和大量智慧成果的應用將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公共服務産品,讓當地居民充分感受到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

經濟基因重組裂變

姜瑋曾經數過,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時,烏鎮與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相關的企業僅有12家,而到今年三季度,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500家。

在外工作多年的桐鄉人沈怡因與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結緣,決定返鄉創業。去年大會期間,沈怡帶著高容量儲存防篡改數字化技術解決方案,走進了第四屆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受到了不少客戶的青睞。

在沈怡註冊成立的尤尼泰克(嘉興)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展示了企業研發的“數字晶片”:用特定的手機App掃描一塊長方形二維碼後,儲存在內的資訊即可在手機上呈現。“如果該技術得到推廣應用,今後辦事就不需要攜帶大量證件出門了。‘數字晶片’能儲存在手機中,既易於攜帶又便於保護。”

家鄉情結並不是沈怡選擇回鄉創業的唯一理由。“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為我們與同行間進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有利於我們技術的不斷進步。同時,當地政府也出臺政策,鼓勵幫助我們快速發展。”沈怡説。

2017年,通過行政區劃調整,烏鎮的區域面積由68平方公里擴大到110平方公里,産業平臺承載能力進一步加強。烏鎮網際網路産業園、平安鳳岐聯合孵化器、烏鎮虛擬産業園等一批數字經濟産業平臺已經成功打造。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舉辦助推了烏鎮、桐鄉數字經濟的勃興,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不斷積累,人才、項目、技術等各要素將在此不斷集聚,未來,烏鎮要力爭成為新經濟的‘賦能中心’。”盛勇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