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1日在北京舉辦發佈會,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6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和自治區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籌備情況。

60年來,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其中,2017年,全區經濟總量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是1958年的832倍,財政總收入從1958年的4.6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600億元,年均增長11.3%。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表示,廣西要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最大的短板是脫貧攻堅。從2012年到2017年,全區累計減少貧困人口709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由18%降低到5.7%,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以後在工作上要更加聚焦精準脫貧、深度貧困、穩定增收和“一線扶貧”四方面。

至去年底,廣西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7萬,數量排中國第三位。

談到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時,鹿心社強調,要重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包括謀劃大開放,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搭建大平臺,著力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升級版;推進大聯通,打造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在回答關於高品質發展相關提問時,自治區主席陳武強調,廣西是西部、民族地區,雖説經濟發展總體水準還不高,但是推進高品質發展仍是非常重要的任務。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轉變傳統發展方式;全力推動經濟特別是産業的轉型升級;全力以赴深化改革,打造優良營商環境;大力推進綠色發展。

在回答關於推進民族文化建設相關提問時,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范曉莉指出,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一個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要建設民族文化強區,把廣西建設成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的樞紐和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省區。比如,廣西的文藝院團每年都會走進“一帶一路”沿線有關國家,把精彩的文藝節目送出去,傳播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