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專家學者指出,美國領導人所謂“美國投資重建了中國”“中國在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設置債務陷阱”等言論沒有依據,也不符合事實。中國的發展成就得益於改革開放40年來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這些合作都是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事實上,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受益者。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創造奇跡,世界經濟也發生深刻變化,尤其是以自由貿易為核心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專家指出,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伏霖指出,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嚴格遵循WTO原則和相關國際規則,全面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建設,逐步發展成為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世界工廠”,在自身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開放共用,為區域增長乃至全球經濟穩定增長做出重要貢獻。

美國則堪稱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曉泉指出,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對華貿易賺取大部分利潤,獲得物美價廉的産品和高額投資回報。它們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受益者。

“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

“‘精英的美國’充分賺取全球化紅利,而‘傳統的美國’在全球化過程中逐漸喪失競爭力。”伏霖指出,美國為應對“內部撕裂”對外大範圍挑起貿易爭端,從經濟全球化的“倡導者”逐漸蛻變為“拆臺者”。

在此背景下,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承諾和行動,對發達國家擺脫經濟低迷和發展中國家激發發展潛力都有重要意義。王曉泉以中方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例指出,開放程度越高,經濟要素在世界範圍內的配置就越合理,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就越大。

據中國官方數據,“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來,中國已與10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118份合作協議,首期279項成果中,落實率高達95%。在世界貿易負增長的背景下,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5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稅收數十億美元,新增就業數十萬個。

在王曉泉的觀察中,沿線國家將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視為“難得的發展機遇”而熱情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質在於推動世界各國實現開放與合作。所有的‘一帶一路’項目都不是中國強加的,是中國與合作夥伴根據各自需求共同協商出來的。”他説。

多位受訪的外國專家對此表示認同。在白俄羅斯科學院主席團副主席卡扎克維奇看來,“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經濟夥伴關係,而且是國際合作的深層理念——確保各國人民在和平發展中共同繁榮。

“債務陷阱”的指責是無中生有

對於美方指責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有設置“債務陷阱”之嫌,王曉泉指出,“債務和債務陷阱具有本質區別”。

他解釋説,發展中國家出於發展目的舉借外債、並將其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債務陷阱”則是誘使他國舉債,並通過消除舉債國的還債能力來逼迫其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做出重大讓步。

王曉泉進而指出,與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在對外合作中謀求的是互利共贏,而非某一方利益最大化。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通過政策溝通實現戰略和規劃對接,使合作夥伴的經濟發展需求得到滿足;通過民心相通來增進互信,尊重關照彼此的歷史文化傳統。

事實上,中國經驗有助於發展中國家規避“債務陷阱”。王曉泉説,中國知道如何通過投資拉動發展,並在投資前設計好風險控制方案,以保障貸款能夠得到償還。很多發展中國家也對債務上限進行立法,將債務控制在合理範圍。

“世界受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統治太久,以至於有的國家不相信中國經濟合作方案互利共贏的本質,總是猜測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王曉泉説,“對中國有關設置債務陷阱的指責完全是無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