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飽飯”到“能掙錢”再到“幹事業”,有著“農村改革第一村”之稱的安徽小崗村,積極探索,走上“三産”融合發展新路。

如今,每年小崗村接待遊客和考察團體近百萬人次,很多人都是衝著“大包乾”發源地這一紅色招牌來的。

旅遊的紅火也點燃了村民辦農家樂的熱情。而十幾年前情況卻大不同,當時小崗村在産業發展上掉了隊,2003年每人平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體欠債3萬多元。2004年,小崗村開啟“二次改革”。

緊緊抓住三産融合這個牛鼻子,掉隊的小崗村三步並作一步走。2012年底,他們順勢而為,按照“村企一體”的設想,創建了“小崗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集體資産首次量化,全村4288人全部持股,村兩委把“小崗村”品牌作為無形資産進行了評估,折算成3026萬元入股小崗村創發公司,佔49%的股份。

豁然開朗的小崗村人迎來了一片新天地,他們引入知名農墾集團、建設高標準種植基地、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等,開始走上現代農業發展的快車道。如今的小崗村在三産融合中積攢起發展的新動力。2017年,小崗村集體收入達到820萬元,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