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分享發展機遇。商務部10月18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5922家,同比增長95.1%;實際使用外資6367億元,同比增長2.9%。外商普遍看好中國發展前景,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穩步提升。

看好中國商機

拓展對華出口

馬來西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貓山王榴蓮、白咖啡等商品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在馬來西亞供應商出口目的地國中,中國排名第一。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國際批發貿易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目前擁有2000多家馬來西亞供應商。今年報名參加阿里巴巴國際站9月大促活動的馬來西亞商家同比增加21.53%。

“馬來西亞有好産品,中國有廣闊市場,雙方經貿合作潛力巨大。”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機構首席運營官黃婉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馬來西亞政府長期與中國電商平臺合作,為馬來西亞中小企業主提供電商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拓展顧客群,促進産品出口。“除了咖啡,我們也非常希望把馬來西亞的零食飲料、熱帶水果、工藝品和塑膠製品推薦給中國顧客。”黃婉冰希望通過今年11月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更多中國企業和消費者會對馬來西亞産品産生興趣。

馬來西亞玻璃市州中小企業合作社社長莫諾丁一直看好中國市場。他告訴記者,在做電商之前,他幾乎每年到廣州、南寧等地尋找商機。成為阿里巴巴海外供應商之後,他的合作社現在主要做餐車出口生意,出口額比過去增長了幾十倍。“現在和我們合作的中國企業已有500多家。依託電商平臺,我們的産品可以更快地銷往中國。未來我打算跟廣州的合作夥伴一起,豐富産品種類。”莫諾丁説。

馬來西亞榴蓮産品生産商熱帶資源(亞洲)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熊振華表示,公司近兩年銷量增長很快,每年銷往中國市場的榴蓮産品達300噸,包括冷凍果肉、果泥等。“我們的産品65%出口到中國,現在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通過電商平臺與中國客戶對接。公司明年還打算新建一個工廠,進一步拓展業務。”

讚賞中國開放

擴大在華投資

德國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近日聯合宣佈,將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從2028年延長至2040年。同時,寶馬集團對華晨寶馬追加投資30億歐元,在未來3到5年內,將華晨寶馬的産能從每年52萬輛增至65萬輛,為當地創造5000個新的工作崗位。德國《商報》評論稱,寶馬集團增資釋放出了明確信號:中國正在進一步開放市場。

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表示,集團把中國作為寶馬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科魯格説:“但在我們的戰略中,中國不僅僅是巨大的消費市場,更將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生産基地,直接向世界其他市場出口汽車。”

自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成立合資企業15年來,瀋陽已成為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産基地,不僅擁有大東和鐵西兩個整車工廠,還建立了歐洲以外最大的動力總成工廠、德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

德國媒體報道稱,寶馬等德國車企將持續關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目前,寶馬已經推出6款電動汽車,中國將成為寶馬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生産基地。預計到2020年,寶馬品牌核心産品系列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將在瀋陽生産,這款産品不僅在中國銷售,還將出口到全球市場。德國産業分析人士和媒體普遍認為,寶馬此次增資,表明德國企業對中國市場持續保持信心。

自2017年以來,德國企業紛紛擴大對華投資:大眾集團計劃到2025年在電動出行領域在華直接投資超過100億歐元,並推出近40款新能源車;戴姆勒和北汽集團則計劃共同投資超過119億元人民幣,打造北京賓士新的生産基地;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宣佈,計劃斥資100億美元,在廣東湛江建設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

關注中國發展

挖掘消費商機

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在健康、養老等領域更加注重品質。日本企業密切關注中國社會發展動態,挖掘中國在健康、養老領域蘊藏的巨大商機。

日本大阪商工會議所近年來多次派團赴華考察養老産業,舉辦相關研討會,參加中國舉辦的老年用品展覽會等。日本智庫大和總研刊文指出,在健康、養老領域,日中兩國已有十多年的交流,建立了相互理解和信賴的基礎。中國將為日本從事老年用品、護理員培養、養老設施等相關産業的企業提供巨大商機。

日本千葉銀行上海事務所公佈的一份調研報告也指出,中國正在完善健全養老産業,這對日本相關企業是一個機遇。不少日企表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們將積極參展,以便在中國找到更多商機。

花王集團公關部海外公關課課長小河良太對本報記者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出臺各種促進消費的政策,這對花王來説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在健康、養老等領域,我們積累了很多優秀的技術,開發了很多好用的産品,不少産品是針對中國消費者需求專門研發的。希望能夠更好地服務中國消費者。”

(本報吉隆坡、柏林、東京10月21日電 記者林芮、張志文、李強、劉軍國)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22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