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了700年曆史的豆末糖,是雲南人舌尖上的美味。在越來越多的純手工藝被機器生産線取代的今天,普績不改初心,堅持手工,成功地將它打造成了雲南的名片。
普績 雲南通海斯貝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傳統食品豆末糖七世第四代傳人,雲南省“雲嶺首席技師”,獲得多項國家專利,被稱為“雲南食品藝術的集大成者”。
在美食中品味雲南
採訪時普績正忙。中秋節將至,隨後是十一黃金周,她忙著打制月餅小樣、跟客戶洽談、推新品上市……“金九銀十”,正是商家旺季,但普績更看作是展示傳統工藝的好時機。那年中秋,她用純手工藝制做了一個厚9釐米、直徑80釐米、重達30公斤的酥皮稀餡大月餅。“超級月餅”免費贈送昆明五星級酒店,引來驚嘆,創下了雲南的“月餅之最”,被《昆明日報》譽為“傳統純手工藝的一次精彩亮相”。
有人不解,在商言商,何苦要做賠本的買賣?但普績認為,傳統工藝承載著歷史與文化,可以使企業走得更遠。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感受雲南美食文化,普績在斯貝佳打造了一個雲南食品博物館,以文化傳承、生活體驗、工藝展覽、休閒娛樂為主題,成為通海旅遊的一大亮點。
博物館既有雲南各色食品的起源與介紹,又涵蓋了雲南各地的人文歷史,圖文並茂地再現了雲南人生動樸實的生活畫卷,為外界了解雲南打開了一扇窗,而傳承了700年曆史的豆末糖自然成了“鎮館之寶”。
普績與豆末糖的淵源始自外婆。外婆是通海豆末糖世家的第三代傳人,從小她便知道,小小的豆末糖有它的味道傳奇。700年前,蒙古大軍入滇,士兵們將青稞、大豆搗成面,和麥芽糖放入行軍袋中,作為食品備用,因長時間奔襲顛簸,豆末、炒麵將紅糖一層一層裹起來,形成了豆末糖的雛形。
普績七歲隨外婆做糖,外婆用過的每一樣物件她都熟悉。“驢蒙著眼,不緊不慢,一圈圈拉磨磨豆面,那老時光至今如在眼前……”外婆搓糖用的面板、熬糖用的爐具、給豆末糖包裝封口用的煤油燈……那些老物件裏,印著童年,刻著記憶,雖然年久破舊,但普績捨不得扔掉,她將它們精心整理收藏。慢慢地,老物件裏,又多了斯貝佳創業時的物品,點點滴滴,如滾雪球一般,老物件越來越多,此時“做一個食品博物館”的念頭也就冒出來了。
2015年,博物館全面落成並開放,普績為她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斯貝佳沐春坊。在此徜徉,不僅可以感受雲南的人文歷史及美食文化,還能品嘗新鮮出爐的酥香豆末糖。如果有興趣,參觀者還可以跟師傅一起,親自動手做一盒美味的豆末糖。而對於走進博物館的孩子們來説,這裡既是美食天堂,也是歷史課堂,通過參與傳統食品的製作,孩子們了解了祖輩們在此生生不息的生活歷史,無形中多了一種歸屬感和自豪感,也對傳統手工技藝産生了濃厚興趣。
700年傳承的工藝沒有丟
豆末糖香甜的味道伴隨了普績童年。那時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幫外婆熬糖。苦嗎?不。反倒覺得有趣,像一場好玩的遊戲。看著糖漿慢慢冷卻,在外婆手里拉出一道道白絲,黃黃的豆末粉一層層裹上去,那感覺既神奇又美妙。待第一鍋糖出鍋,外婆總是將最好的一塊先給她,“那是外婆最好的禮物,也是童年最快樂的時光。”
外婆是做糖高手,她做的糖,不到晌午就能賣完。普績問外婆:別人家的糖都做12層,為什麼我們家要多做幾層?外婆告訴她,豆末糖的特色在一個“酥”字,層越多則糖越酥,料越精則味越濃。終於有一天,外婆的豆末糖包到了17層。
然而普績還是好奇,即使同樣做到17層,外婆的糖為什麼也比別人的好吃?有人説外婆有秘方。真的嗎?為什麼我沒看到?她認真的樣子把外婆逗笑了:秘方?有!外婆讓她記住,做糖不僅要用心,用料更重要。料不好,做出來的糖會差些味道。的確,外婆用料很講究,她用的黃豆都是一顆顆挑出來的。
長大後普績順理成章成了做糖人,“像外婆一樣,做最好的糖”成為她的人生信條。當時她工作的糖廠引進機器生産線,産量上去了,口感卻下來了。普績為此很著急,“引進機器很簡單,可一旦扔掉傳統的手工技藝,再想撿起來就難了,以後世上怕再也沒有純粹的豆末糖了。”作為豆末糖七世四代傳人,她不想這項傳統技藝砸在自己手裏。後來創立斯貝佳,最初也購買了一條機器生産線,但普績不許用。機器産量大效率高,尤其在生産旺季,可以提高市場佔有率,因此有人趁普績外出時悄悄啟用機器。但普績有“特異功能”,僅憑嗅覺便發現了異樣,一向好脾氣的她很生氣,把所有機器生産的食品都打入“冷宮”,最後索性拆掉了機器。人家不解,怪她太“較真”,咱機器的手工的混著賣,誰能知道?普績一臉的嚴肅:做生意以誠為本,既然號稱手工,就必須保證手工製作。食品製作是一門藝術,其品質關乎榮譽與尊重,來不得半點馬虎。
手工製作口感好,但成本高,市場價格不佔優勢。當時通海有家知名糖廠採用機器制糖,生意很是紅火。普績曾擔心:萬一我的糖賣不動咋辦?後來她試著在街上開了家店舖,沒想到顧客盈門。尤其讓普績欣慰的是700年傳承的工藝沒有丟,外婆的手藝沒有丟。
純正的豆末糖留住了雲南人舌尖上的記憶,成為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普績也成為非遺傳承人。
土特産變身高端食品
傳承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傳統的豆末糖並非盡善盡美,比如保質期短、運輸易碎等。“外婆的手藝雖然好,畢竟也有局限性,如果能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再糅合現代技術手段,完全可以將豆末糖的層次做得更多,口感更好。”
外婆曾將豆末糖包到17層,這成為做糖人一個無法打破的“魔咒”,普績想破解這個魔咒,她開始四處拜師學藝,同時也在試驗中一次次摸索。那是段艱難的日子,“初見師父,你只是一個不相干的陌生人,人家憑什麼教你?”有次她前去拜師,話沒説完就被師父的女兒拒絕了。但她再去、再去……人家煩了,見她就攆,不走就罵。當她又一次硬著頭皮敲開門時,師父被感動了,悄悄告訴她,你先回去,等我女兒上班後你再來,反正我年紀大了,他們又不學,我也帶不走。
普績先後拜了29位師父,用了7年時間,做了上千次試驗,終於將豆末糖做到了29層。
豆末糖的口感提升了,但運輸易碎的問題仍未解決。普績想到了巧克力。如果用巧克力包裹豆末糖呢?她想拜國內巧克力專家季順英教授為師,但季教授婉拒。普績不甘心。聽説季教授在廣州講課,她訂了機票就趕去廣州;季教授回上海,她尾隨其後也去了上海;季教授去成都,她又是一路同行……最後季教授被感動了,答應收她為徒,但也提醒她,你可想好了,上一套包裝設備要幾百萬元,失敗了就是滅頂之災。普績不甘心豆末糖永遠都是“土特産”,而要升級為講究的食品,她甘願冒險。
她成功了!穿上了巧克力“外衣”的豆末糖不僅解決了易碎問題,保質期也延長了一半,並以“外脆一層、內酥千口“的獨特口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至此豆末糖完成了由傳統土特産到現代高端食品的華麗轉身。“今年我們又推出了純脂抗氧巧克力豆末糖,這也是國家專利産品。”
在普績手裏,豆末糖一直都在變、變、變,但無論怎麼變,傳統的手工製作沒有變,熬、壓、拉、揉、滾、搓、切數十道工藝一個都不少,“就連糖的溫度都是靠觸摸來判斷,手就是溫度計。”有專家如此稱讚:“酥糖加工溫度保持156℃,採用76道純手工藝,達到層數29層、每層厚度1.1毫米,這樣的産品和技藝實在令人驚嘆。”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普績的願望是:做雲南手藝最好的制糖人,讓傳統手工技藝永續傳承,為人們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營養、更美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