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向南沿著種滿香樟樹的改革大道一路向前,行至岔路左轉進入友誼大道,“鳳陽縣小崗村”的門樓就矗立在村西頭。走進門樓,入眼皆是以“紅手印”“大包乾”命名的菜館、超市,“中國改革第一村”的印記深深刻進這座村莊的生活之中。
40年前,18戶小崗村農民按下紅手印,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狀,簽訂“大包乾”契約將土地承包到戶。後來的故事成為人們家喻戶曉的美談,小崗人從此擺脫了饑餓和困苦,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也由此拉開。
實行“大包乾”後的第一年,小崗村全隊糧食總産量13.3萬斤,相當於1955年到1970年糧食産量總和;每人平均收入達400元,相當於1978年的18倍。小崗村一夜之間成了“明星村”,全國各地掀起了學習“大包乾精神”的熱潮。
40年一晃而過,頂著明星光環的小崗村輝煌過,也落寞過。時代在不斷變化,“小崗精神”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而其不變的唯有“改革”二字,敢想敢幹敢為人先,這40年,小崗在不斷改革中走向“不惑”。
“戶戶包田有地”
見到關友江時,他正在二兒子關正景的“大包乾農家菜館”裏幫忙,自2014年從小崗村村委會主任的位置上退下來後,關友江總算清閒了許多。作為當年“大包乾”18戶帶頭人之一,又當了近20年的村幹部,關友江對小崗村的事如數家珍。前幾年,村組開會、接待來訪者、作報告……哪都有他。
2008年,作家溫躍淵採訪他時曾描述:“關友江現在忙得很,猴子屁股坐不住,找他的人太多,事無巨細都要問,我想正兒八經地找他聊兩句,約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當年按紅手印“大包乾”的故事,關友江已經不知道講了多少回,他也不嫌麻煩,遇到人問,他就講幾句。這幾年清閒一些,他的故事講得也愈發詳細。
“那時就是為生活所迫,老是吃不飽飯。”關友江會拉二胡,《智取威虎山》是他最愛聽的京劇之一,裏面的唱段他能大段演唱,他形容當年受餓的情況,説“哪怕是火海刀山也得撲上前。”
據統計,1976年,小崗村全年每人平均口糧僅有230斤,每人平均收入32元,到了冬春之際,窘迫的小崗人大多只能外出要飯,當時的鳳陽花鼓詞形象地唱出了這段歷史:“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裏沒有糧,一日三餐喝稀湯,正月出門去逃荒。”“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
那時的小崗村“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産靠貸款”,以逃荒要飯“聞名”。要飯不容易,常常遭人白眼,遇上不了解情況的人,大多要罵他們一聲“懶漢”。“年紀輕輕,要不是實在沒辦法,怎麼會出來要飯?”關友江説。
分田到戶的想法,關友江他們醞釀了很久。因為18戶農民大多沾親帶故,所以在按紅手印前“大家實際上已經幹了一段時間”,後來有人想到出了事的責任問題,才用了立“生死狀”的方式。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後能幹,保證完成每戶全年上繳和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幹部坐牢殺頭也甘心,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18歲。”“生死狀”上的內容現在已經廣為流傳,關友江説,當時簽字畫押,大家心裏都沉甸甸的,時任小崗生産隊副隊長的嚴宏昌為表決心,還在自己起草的“生死狀”上連摁了兩次。
18枚紅手印,見證了一段艱辛的歲月。
關友江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大包乾”後,“上工一條龍,幹活打呼嚕,出勤不出力”的情況消失了,大家鉚足了勁幹活,每天天不亮就出去了。1979年,關友江家收穫了1萬多斤糧食,再也不用餓肚子了。也是在這一年,小崗村歸還國家貸款800元,這也是小崗村歷史上第一次歸還國家貸款。
小崗村改革的“第二春”
“大包乾”後,小崗村實現了連年糧食增産,溫飽是沒問題的,想致富卻很難。有人算過一筆賬:1994年種三十多畝小麥的收入近兩萬元,年底蓋了三間房子還有富餘;但10年後,三十多畝地扣掉成本,收入還不到1萬元。“起了個大早”的小崗村,在經濟發展的路上“趕了個晚集”,始終沒有大變樣。
“到2003年,竟然很窮、很亂,全村每人平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低於全縣平均水準,村集體欠債3萬元,人心渙散,村裏連續多年沒有選出‘兩委’班子,村裏亂建房、亂倒垃圾普遍,環境很差。”當地村民追憶小崗村黨委原第一書記沈浩來之前的情況時説。
2004年,沈浩受安徽省委選派來到小崗村擔任第一書記。他的到來開啟了小崗村改革的“第二春”。
“要想富,先修路”。沈浩到任前,小崗村只有一條泥土路通往外界,交通極其不便,為了打破閉塞,沈浩決定修一條水泥路。他將村民組織起來,投工投勞,按勞取酬,修建了後來的友誼大道。友誼大道的修建,也讓小崗村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通路之後,沈浩帶領村民制訂了“三步走”戰略:引進工業、發展現代農業和旅遊業。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崗村啟動了“二次土改”,率先推行並建立新型土地流轉機制,跳出種糧單一結構,走向規模經營。
小塊土地收益有限,發展現代農業需要集約利用土地。道理簡單,可實施起來卻困難不少。關友江記得,2006年,沈浩開會動員村民流轉土地時,村民們以為要收回土地,疑慮重重,“實際上我和沈浩當時只是想集中平整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一家一戶(分散)太浪費,平整之後也比較好種,到時候該還給他還給他,該流轉流轉。”
關友江率先把自己的土地流轉了出去。他算過一筆賬,假如小崗村一戶家庭將自己的5畝地租給企業,每畝500元,1年可獲得2500元;這樣一戶可以解放兩個勞動力,再被企業雇傭或外出打工,每月收入按1200元算,每年可收入14400元,總共是16900元。如果讓農民自己耕種,每年只能得到大概2000元。通過土地流轉,一戶家庭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約7.5倍!
“人人持股分紅”
真正給農民流轉土地吃下“定心丸”的是土地確權。2015年7月8日,安徽省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一證在小崗村頒發,這個被村民稱為“紅本本”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確定了土地的承包權屬,也打消了村民的顧慮。
目前,小崗村全面完成1.36萬畝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發放證書875本,發證率達100%。農民從土地裏解放了出來,2017年,小崗村集體收入和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20萬元和18106元,分別增長20.5%和12%。
現在的小崗村又以創建國家級農業示範區、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為契機,開啟了新一輪改革。新一輪的改革解決了如何留住人的問題。小崗村緊緊抓住産業發展,主動幫扶金小崗、小崗村培訓中心等企業,組建小崗村旅遊公司、綠化公司、環衛公司等,通過項目促進經濟發展。
2018年2月9日,小崗村進行了改革開放40年來首次集體資産股份合作社分紅,實現了從村民“戶戶包田有地”到“人人持股分紅”的轉變。從“大包乾”的“紅手印”到確權頒證的“紅本本”,再到集體股份合作、“三變”(資源變資産、農民變股東、資金變股金)改革的“分紅利”,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表示,小崗村的改革實踐證明,大改革大發展,小改革小發展,不改革難發展。
“從我的角度看,小崗村未來的發展關鍵就在你幹或不幹。不幹,天上沒有餡餅掉。”在關友江看來,小崗村和沿海富裕地區相比,確實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它在穩步追趕,只要大家肯幹,一定能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