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4日在北京出席“中非攜手抗艾 共用美好未來”主題會議時宣佈,從2019年起,中國將同非洲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合作實施為期3年的“中非青少年艾滋病預防及社區健康促進項目”。

“非洲女性青年受艾滋病影響頗為嚴重,因此這個項目對非洲、對中非合作、對中非共建‘一帶一路’,乃至對保障全球人群健康來説都很有意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韓孟傑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

早在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同非方重點實施的“十大合作計劃”中即有“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劃”。其中,艾滋病防治合作是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的重點合作領域。

事實上,中非醫療衛生合作早有傳統。今年是中國派遣援非醫療隊55週年,目前有983名中國醫務人員工作在非洲45個國家。在支援非洲國家抗擊艾滋病方面,中方向非方無償提供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用材料,分享本國防艾經驗。

根據中國官方最新發佈情況,全國總體艾滋病疫情處於低流行水準,已基本阻斷艾滋病經輸血傳播。2017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人數明顯增加,截至當年6月底,在治抗病毒治療人數達54.2萬,病死率顯著降低。此外,中國每年為數千萬名進行無償獻血、術前檢測和孕産期檢查等的普通人群提供艾滋病病毒檢測,建立起全球最大、覆蓋最廣的艾滋病實驗室網路之一。

專家總結稱,中國已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艾滋病防治道路。首先是政府高度重視,將艾滋病防控作為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制定了多個五年防治行動計劃;其次是落實科學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實現了臨床用血艾滋病、B型肝炎、丙肝病毒核酸檢測全覆蓋,經輸血感染艾滋病病例接近零報告水準;第三是持續關心感染者和減少社會歧視,將符合條件的感染者納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他們的就醫、就業、入學等合法權益;第四是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設立了專項基金支援社會組織參與到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來,動員和支援企業、愛心人士、志願者開展活動。

上述做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西迪貝稱,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範,艾滋病規劃署正在非洲建設的200萬人社區醫療隊伍即從中國“赤腳醫生”體系得到靈感。世界衛生組織瘧疾消除政策顧問高琪指出,中非在公共衛生領域正形成一種創新合作模式,即國際規則、中國經驗、本地需求三者合一,相互協調。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專家邵一鳴告訴中新社記者,“赤腳醫生”體系也就是能夠覆蓋從國家到農村基層、形成聯防聯控的公共衛生防禦體系,非常適用於發展中國家。中國公共衛生系統的諸多經驗將使非洲防艾工作如虎添翼。

韓孟傑也注意到,中非醫療衛生合作形式已從最初以醫療隊為主,擴展至公共衛生和疾病控制領域,特別是近年來在傳染病防控領域的進展意義重大。2012年,他牽頭成立聯合小組探討中非防控艾滋病合作,如今已進入“探討實質性合作階段”。

以他所在機構為例,目前主要從兩方面推動與非洲的醫療衛生合作:一是投入人力物力,參與非洲疾控中心建設;二是借助南南合作項目,定期邀請非洲同行來華,與他們分享防艾經驗和成果。一期培訓班有來自衣索比亞、肯亞、獅子山等10余名學員,即將舉辦的二期將邀請埃及、南非、尚比亞等國的學員。

需指出的是,中國醫務工作者通過與非合作也在汲取寶貴經驗。上述專家指出,中方更好地了解到發生在非洲國家的傳染性疾病及其特殊的傳播規律,提高自身認知水準。“防治艾滋病無國界,只有充分掌握疾病防控規律,我們才能為‘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韓孟傑説。

邵一鳴也表示,隨著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召開,中非關係又邁出堅實一步,中非在傳染病領域合作前景光明,合作勢頭定會越來越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