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9月3日電 專訪:中國為非洲經濟發展樹立榜樣——訪IMF非洲部主任塞拉西
新華社記者高攀 胡友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非洲部主任阿貝貝·塞拉西日前表示,中國為非洲經濟發展樹立了榜樣,中國經驗助力非洲國家尋找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模式。
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前夕,塞拉西在位於華盛頓的IMF總部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説,中國的發展之路表明,一個國家可以做到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收入不斷提高,這為非洲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重要的榜樣激勵。
塞拉西認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為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可以借鑒的重要經驗和智力支援。依據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非洲國家可以學習如何尋找適合本國國情的解決方案,中國産業轉型升級也將為非洲國家“攀爬技術進步的階梯”和追趕發達國家提供重要參考。
作為長期參與IMF非洲部事務的官員,塞拉西説,中非合作是多層面、全方位的:中國不僅是非洲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也是非洲的重要融資來源,中國還為非洲提供了許多專業技術。
塞拉西曾于20世紀90年代初擔任非洲國家衣索比亞政府經濟顧問,他對當時衣索比亞向中國學習修路技術的經歷記憶猶新。他説:“我們想盡最大努力學習修路的新技術,包括鋪設柏油路的最好和最快的方法。”
如今,中國是衣索比亞基礎設施發展的重要支援者。塞拉西感嘆道:“技術轉移很重要,這讓衣索比亞企業也掌握了修路的技術。”
塞拉西關注到,近年來兩國接觸“更加深入”。目前中國企業正在衣索比亞投資建設工業園,幫助該國從農業國家逐步向以製造業為基礎的工業化國家過渡。而這也是中國幫助整個非洲大陸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塞拉西認為,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也將為中非合作提供新的契機。這將促進區域間接觸,增強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聯繫,並成為完善基礎設施網路的重要載體。
對於中非合作論壇,塞拉西表示,中非關係非常緊密,在政府之間以及民間和個體層面都是如此,非洲人民已切身感受到中非合作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未來,建立有效機制確保中非合作繼續深化非常重要。他説:“與十年前相比,越來越多的非洲人赴中國旅行、買中國産品,這些都説明瞭非洲企業和民眾對中國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