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支蠟燭點燃另一支蠟燭,世界會更加光明。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前夕,非洲媒體撰文評論中非合作時,這樣寫道。

9月3日至4日,北京將迎來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團圓。帶著26億人民的囑託,中非領導人將奏響新時期團結合作、共謀發展的新旋律。

一種承諾:超越時空,引領中非合作大方向

初秋的北京,雲熙風微,有朋自遠方來。

首都國際機場日漸繁忙,隨著一架架飛機降落,非洲國家領導人陸續抵達,共赴中非友好之約。

轟鳴的禮炮、嘹亮的軍樂、綻放的鮮花、雀躍的兒童……8月30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內,習近平主席舉行儀式,歡迎第一位非洲貴賓——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象牙海岸總統瓦塔拉。

就此,論壇北京峰會的序幕徐徐拉開,必將成為中非關係發展“大年”中最華彩的樂章。

時間回到一個多月前,習近平主席遠赴非洲,闡釋中國對非政策,講述峰會籌辦理念,得到非洲國家領導人熱烈響應。這是習近平連任中國國家主席之後的第一次出訪。從西非之角塞內加爾到非洲內陸盧安達,從“彩虹之國”南非,到東非島國模里西斯,各國紛紛作出特殊安排,隆重接待。

彼此禮遇的背後,是中非對長期友好的兄弟情誼的認同和珍視。

非洲一直是中國外交“基礎中的基礎”。患難中並肩戰鬥,困難前攜手前行,發展中義利相濟……漫長的歲月中,中非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拉緊了雙方特殊的歷史紐帶。

從被譽為友誼之路的坦讚鐵路,到新時期友好象徵的非盟大廈建築群;從助力非洲國家實現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公路、鐵路、機場和港口,到解決當地民眾實際生活困難和需求的鄉村水井、衛星天線、醫院、學校和體育場,中國形象遍佈非洲大陸。

習近平主席曾指出:中國和非洲國家是患難之交,患難之交不能忘。

心嚮往之,行必至之。5年前,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訪,目的地同樣是非洲。

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用“真、實、親、誠”四個字闡述新時期中國對非政策,面向國際社會宣示:中非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努力共同實現“中國夢”和“非洲夢”。

5年來,習近平主席4次踏上非洲大陸,在各種場合會見非洲領導人約140人次,以元首外交引領中非合作,將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做強和夯實“五大支柱”,出臺“十大合作計劃”。

如今,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已成為中非以及中國同發展中國家關係與合作的政策依歸,産生了廣泛深遠的示範影響。

“中國不會忘記老朋友,始終把發展同非洲國家的團結合作作為對外政策的重要基礎,這一原則絕不會因為中國自身發展和國際地位提高而變化。”習近平主席堅定承諾。

這份承諾,正是永遠與非洲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與主張。

有非洲專家由衷感嘆:“在歷史上第一次,非洲有了一個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國際夥伴。非洲國家對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抱有很高期待。”

一個倡議:跨越萬里,連接共同發展的夢想

位於東南非的內陸國馬拉維工業發展水準低,棉花大多以初級産品形式直接出口,産品附加值低。中國投資的棉紡項目讓這個國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今年3月,馬拉維總統穆塔裏卡在中非紡織有限公司項目奠基儀式上説,這一項目實現了全國人民的夢想,“感謝中國讓我們夢想成真。”

“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非洲不能缺席。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進程中,非洲也不能落下。”鏗鏘的話語背後是中國與非洲兄弟攜手發展、共同繁榮的堅定信念。

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四抵非洲,一條橫跨萬里的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起兩個大陸古老燦爛的文明。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將中國倡議與非洲發展戰略深度對接,連接起中非人民新時代的夢想。

剛果河畔的布拉柴維爾,中剛非洲銀行辦公大樓是當地首屈一指的標誌性建築。這家由中剛雙方合資組建的銀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剛果共和國人民第一家自己的銀行”。

今年6月,烏干達坎帕拉-恩德培機場高速公路正式通車,成為烏干達首條國家高速公路。這條由中國企業承建、採用中國公路技術標準與規範的高速公路將原本2個多小時路程縮短至30-40分鐘,被視為“中非友誼新地標”。

……

在非洲,由中國創造的“第一”比比皆是。許多國家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逐步走上工業化道路。烏干達政府發言人奧龐多表示,非洲正從全球化的旁觀者成長為融入國際大市場的參與者。

國際對非合作機制並不少,緣何中國的倡議得到非洲國家如此熱烈響應?

非洲媒體給出了答案:“在各種披著國際理念外衣的干涉行徑充斥的今天,對非洲而言,中國的‘一帶一路 ’倡議在重要性上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概念。”

習近平主席7月訪非期間,塞內加爾和盧安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模里西斯也就儘快簽署“一帶一路”協議同中方達成共識。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中方願同非方把“一帶一路”建設同落實非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洲各國發展戰略更好地結合起來,為非洲的發展振興開闢新的空間。

立己達人、兼善天下。

“中國的發展將給非洲帶來更多機遇,非洲的發展也將為中國發展增添動力。”這是中國願意同各國分享自身發展紅利的必然邏輯。

一份認同:中國經驗,為非洲帶來思想啟迪

7月16日,坦尚尼亞濱海省基巴哈地區。來自中國和南部非洲六國的代表共同揮鍬填土,為尼雷爾領導力學院奠基。

這座以坦尚尼亞國父命名、由南部非洲六姊妹黨聯合建設的機構將致力於通過中非政黨互鑒交流加強政黨自身建設、提高執政能力,成為新時期中非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的重要成果。

同樣在這個國家,執政黨革命黨和政府高級官員幾乎人手一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因為深信中國共産黨的成功經驗“能為坦尚尼亞的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的發展經驗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解決自身問題、探尋發展道路提供了“靈感源泉”。

由於研究、學習“中國道路”,衣索比亞、盧安達、肯亞、烏干達、安哥拉等國經濟發展好于其他非洲國家,英國《金融時報》將這種現象稱為“中國式繁榮”。

遠隔重洋的非洲大陸,從主要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到越來越關注中國的治國理政經驗,迫切渴望學習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密碼”,尋找有別於西方傳統發展和治理模式的道路。

2017年6月,在非盟總部舉行的中非減貧發展高端對話會暨智庫論壇期間,英法文版的《擺脫貧困》成為人們關注、討論的焦點。

這本收錄了習近平主席20多年前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對當地減貧發展思考與實踐的著作讓非洲官員們深受觸動。

賴比瑞亞民主變革聯盟主席莫盧説,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決策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利益擺在首要位置,“這種發展模式非常值得非洲國家學習”。

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始終尊重非洲國家自主意願和實際需求,堅持平等協商,不搞強買強賣、模式輸出,不附帶政治先決條件——這是鮮明的中國主張。

奈米比亞總統根哥布説,中國從來沒有殖民過非洲、從來沒有掠奪過非洲,一直平等對待非洲中小國家。“中國歷史上支援我們的正義事業,今天繼續幫助我們的發展。中國才是非洲的真誠夥伴和朋友。”

塞內加爾《太陽報》中非關係專家迪烏夫認為,在非洲,“中國不是居高臨下地告訴我們要做什麼,而是通過平等協商進行合作”,中國和非洲的合作關係本質是“合作共贏”。

一個未來:龍獅共舞,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

“中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歷史反覆證明,中國發展好了,非洲發展會更順;非洲發展順了,中國發展會更好。”

5年前,南非德班,習近平主席一語點明中非關係的真諦。

一場場會談,一次次演講,一項項協議……5年來,習近平主席在與非洲各國領導人的頻密互動中,踐行中國主張,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緊緊相連,向世界昭示了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長遠視角。

這是弘揚傳統友好、繼續合作發展的共同心聲——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征程上,非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

相同的歷史遭遇,相似的發展任務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把中國與非洲緊緊聯繫在一起。誠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中國同廣大非洲國家從來都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中國將自身發展同非洲發展緊密相連,讓中國發展惠及非洲,幫助非洲發展更快、人民生活更好,歡迎非洲繼續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

尼日利亞《權威報》刊發評論説,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非中始終是風雨同舟的好朋友、休戚與共的好夥伴、肝膽相照的好兄弟。

這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歷史擔當——

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作為發展道路上的真誠夥伴,國際事務中的天然同盟軍,中非理應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先行先試的樣板。

即將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致力於加強頂層設計,突出戰略引領,凝聚雙方共識,協調行動步伐,為中非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力。

肯亞朱比利黨總書記圖朱表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求同存異與共同發展,中國多年來堅定支援非洲發展,與非洲國家進行互惠合作,符合人類共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

在中非領導人共同引領下,中非戰略溝通協作持續加強,相互理解支援愈發堅定,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不斷深入……新時代中非關係內涵不斷豐富,動力更加強勁——

“非洲正如奔跑的雄獅。我們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日益走向一體化的非洲。”

“中國不僅是非洲謀求自主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和貢獻者,也是國際對非合作引領者。”

“中方願支援非洲致力於聯合自強和發展振興,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攜手推進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

……

“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歷經半個多世紀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如今的中非關係已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和成熟期,站在一個嶄新的起點上。

北京的街頭,裝飾有中非合作論壇標識的景觀鮮花絢爛開放,“共敘友誼、共商合作”“共促發展、共創繁榮”的峰會標語迎風飄揚。這座千年古都,已做好準備,張開雙臂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記者 白潔 鄭明達 溫馨 涂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