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8月23日電  (記者鮑曉菁)在安徽省巢湖市欄杆集鎮,有一座河灣環繞的名為陳泗灣村的小村莊,這就是革命先烈陳原道的家鄉,他的故居就位於這座小村莊的中心位置。

陳原道,1902年出生在安徽巢縣青崗鄉(今巢湖市欄杆集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幼年入私塾讀書。1916年入龍華小學。五四運動時,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他在作文中寫道:“身可殺,而愛國熱血不可消;頭可斷,而救國苦衷不可滅!”

1921年夏,陳原道考入蕪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受惲代英、蕭楚女等進步人士影響,參加“蕪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活動,積極參與創辦工人夜校,發動和組織蕪湖工人大罷工。1924年春,他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團蕪湖地委主要負責人。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組織成立“蕪湖各界‘五卅’慘案後援會”。同年9月,經惲代英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10月,被黨組織選送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9年3月,陳原道回國到上海,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秘書長,在省委宣傳部長任弼時的直接領導下,經常深入社會開展黨的宣傳工作,成為任弼時的得力助手。1930年2月,在中共河南省委連續遭到嚴重破壞的形勢下,他受命于危難之際,擔負起河南省委組織部長兼秘書長的重任。

1931年,陳原道赴天津任中共河北臨時省委組織部長,實際上主持省委工作。同年4月8日,陳原道夫婦在開展革命活動時不幸被捕,被關押在“北平軍人反省分院”即“草嵐子監獄”。在獄中,他和薄一波等同志一道,與敵人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爭,建立了獄中秘密黨支部,被選為獄中秘密黨支部第一任書記,為團結和保存黨的力量,純潔黨的組織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1932年9月,陳原道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同年11月,任江蘇省委常委兼上海革命工會黨團書記,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

1933年1月7日,由於叛徒的出賣,陳原道再次被捕,並很快被轉押到南京憲兵司令部。面對敵人的酷刑和利誘,他橫眉冷對,堅貞不屈,始終保持了共産黨人的崇高氣節。4月10日,陳原道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時年31歲。

1934年1月,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特別提到惲代英、陳原道等烈士,向這些同志表示哀悼和敬仰。

陳原道故居經過修繕,于2015年2月揭牌開放。2017年被命名為“合肥市第五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幹部群眾來這裡參觀瞻仰,憑吊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2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