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打消公眾“舌尖上的疑慮”,固然是消減類似謠言的根本之策。然而,完全消除真實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依然任重而道遠。況且,隨著現代人對健康的日益重視,任何關於食品安全的風吹草動都會觸發公眾敏感的神經,滋生謠言的土壤也會因此擴張。
依法嚴懲謠言編造者,是控制謠言的重要手段;減少謠言的傳播範圍,則是削弱謠言影響力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很多傳播範圍廣的食品安全謠言,事後均被證明沒有太高技術含量,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邏輯上都站不住腳。然而,很多人依然在看到謠言時深信不疑,熱衷於把謠言擴散出去,這跟科學素養與媒介素養的普遍缺失有著脫不開的干系。
科學素養與媒介素養,一個屬於自然科學領域,一個屬於人文社科領域,就像高中階段要分文理科教育一樣,兩者的字面意義似乎有著天壤之別。然而,科學素養與媒介素養其實是一體兩面的。當科學理論與技術作用於社會,就牽涉到傳播方法和路徑,直接關係到公眾媒介素養;而媒介素養如果脫離了科學基礎,就難以對社會面貌形成客觀認知。
科學素養和媒介素養有許多共通性。比如,科學與傳播都需要質疑精神。科學上的權威理論要接受質疑,被後人不斷完善,甚至最終被否定;同樣,對資訊傳播也需要養成質疑的習慣。如果受眾看到食品安全的資訊,都能問問來源和出處,細究事實和依據,就不至於被謠言所蒙蔽,至少不會助推謠言的再傳播。
食品安全謠言來勢洶洶,有的歷經反覆辟謠,依然在某些情況下被某些群體繼續傳播。一個謠言傳播的時間越久、範圍越大,徹底消除其危害的難度就越大。每一個公民都有阻止謠言傳播的責任,尤其在新媒體時代,加強對網路資訊的辨識能力,不助長謠言傳播的氣焰,提高科學素養和媒介素養,當成為現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