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碼流失重災區:房地産行業

新京報記者發現,房地産電話行銷是資訊販子的主要銷售下游行業之一。8月16日,記者來到一家房地産仲介公司進行應聘,該公司HR稱其銷售方式包括電話行銷,號碼來源多是在地推或客戶來電諮詢時留下的電話,但“也有業主資源”。在問及為何房産仲介還要向已經擁有房産的業主進行賣房銷售時,該HR表示,“因為北京70%的買房者其實已有房産,但有換房的需求,所以每一個業主都是潛在的購房者。”

8月14日,記者聯繫到了在某售樓處擔任銷售總監的張經理,他介紹稱,房地産電銷的電話來源很多,主要包括“售樓處來訪或來電客戶資訊,客戶推薦資訊;網上用搜客通等客戶搜索工具搜索到的資訊;從政府機構基礎資訊庫如人口普查、公安戶政、納稅資訊、社保等提取到的資訊;從通信運營商內部人員謹慎購買獲取的資訊;從別的同行公司購買的資訊;從朋友關係人獲取的多次轉手的資訊;大型展會現場蒐集到的客戶資訊;從報紙雜誌電話黃頁蒐集資訊等”。

需要注意的是,電話號碼資源並非只在房地産行業流通。

8月16日,新京報記者以“出售業主資訊”為名在網上進行銷售,不多時就有人聯繫記者諮詢“有沒有北京拆遷戶資料或者高檔小區業主資料?”而記者反問其用途時,對方稱“是做理財的”。

記者注意到,除房産外其他行銷需求的電話資訊也可以在網上買到。記者聯繫到一個售賣各類用戶電話資訊的網友,他向記者表示,一條電話號碼賣1毛,買1萬條以上打8折,不提供號碼數據試用,“現在都不測了,來騙資料的太多。”他向記者説明他們有自己的渠道蒐集資料,但具體怎麼操作是商業機密。

另一位出售電話行銷資源的人給出的報價是,1毛5一條或可買打包價,10萬條8000元,20萬條13000元。對方稱可提供車主、家長、股民的資訊,並且可將城市定位在北上廣三地。“我這裡是可以試單的,不給你試單的都是騙子。”隨後,他給記者提供了49條上海股民的電話資訊。對方表示,如果是做樓盤行銷,他還可以提供貸款、家長的電話資源。

呼叫中心和網路呼叫軟體存監管難題

此次十三部門專項治理行動中,對呼叫中心提出了相關要求。呼叫中心企業要對經營資質、自營和外包業務進行全面規範,包括:業務名稱、業務委託主體、業務類型、外呼業務號碼、外呼對象和內容以及具體聯繫方式等。開展商業行銷外呼的,應當徵得用戶同意,建立用戶白名單並留存相關依據資料,規範外呼時段、行為等,不得對用戶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用戶明確表示拒絕後,不得繼續向其發起呼叫。

在這個過程中,該呼叫中心是否違規?有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核心在於是不是未經用戶同意或者用戶明確拒絕還繼續打電話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存在資源、線路的違規,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接企業自己的電話線路説得比較籠統,得看是提供技術服務,還是同時提供了人工坐席,線路是誰和運營商簽訂的,判斷起來比較複雜。”

此外,記者了解到,大部分的呼叫中心是在撥叫的時候採用網際網路方式,接通是完整的通信網,語音沒有走網際網路,語音走網際網路是工信部明確禁止的。

記者發現網上還有智慧語音機器人軟體銷售,對方提供的産品宣傳中寫道“基於呼叫中心繫統,外呼機器人融合AI技術于一身”。對方稱一條線可以撥打1200個電話,通話時長為1分鐘,一分鐘7分錢。軟體按年計費,一個坐席一年的費用是16800元。對方稱正常情況下都是顯示手機號或座機號碼,如果想顯示9開頭的5位數電話需要提供授權書,也可以顯示公司的座機號。

《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指出,基礎電信企業要嚴格規範企業客戶可以使用的號段範圍,嚴禁利用透傳技術虛擬主叫號碼或自行修改主叫號碼,對未通過鑒權的呼叫一律進行攔截。

方案明確提出,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牽頭,組織各地電信管理機構督促相關基礎電信企業、呼叫中心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等加強語音通信業務和資源管理,防範電話擾民。加強語音線路和碼號資源管理,按照“誰接入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語音線路和“95”“96”“400”等碼號資源的用戶資質審查,規範資源使用。(新京報記者 馬婧 羅亦丹 實習生 遊佳穎 位威)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