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登革熱6日內患者增至16人,19日更出現新感染源頭。新增個案並未到過暫被視為多宗源頭的獅子山公園,患者居住在長洲,病毒屬“三型血清”,與早前公佈15名患者的“一型血清”不同,反映出香港感染源頭不止獅子山公園。署理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徐德義表示,局方會積極跟進是否有需要封閉其他範圍,未來會密集進行霧化防蚊工作。

香港食環署人員滅蚊。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楊柏賢/攝

據報道,食衛局19日晚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新增個案是一名52歲男子,居住在長洲西部的讚端路,在荔枝角上班,15日發病,出現發燒、後眼窩疼痛、肌肉痛及皮疹等病徵,其後一直留在長洲,現在在瑪麗醫院留醫。他在潛伏期間沒去過獅子山公園,曾即日往返東莞。

新患者是今年香港個案中第2名疑似在長洲感染的患者,病毒屬“三型血清”,與首名長洲女患者的“一型血清”不同,2人住所相距2公里遠,男患者曾到訪長洲的中部及東部,地點與女患者居住的東邊街相近,他記得曾在長洲花屏路被蚊叮咬。由於他曾在潛伏期上班,現在沒能完全確定在長洲感染。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若最終確定在長洲感染,顯示不止一個感染源頭。食環署已加強長洲的滅蚊工作。

黃加慶提醒市民,若再次感染不同血清的登革熱病毒,病情會較嚴重,而香港以往幾年均有過百起例登革熱個案,主要由外地傳入,所有血清種類都有,其中一型和三型較常見,因此不少人都有二次感染的風險,情況嚴峻,呼籲市民提高防蚊意識。截至8月17日,今年錄得共57例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

發佈會上,被問及有專家批評食環署誘蚊産卵器數據滯後,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回應稱,誘蚊産卵器通常放置2周,再用1周孵化蚊卵,若發現白紋伊蚊會立即開始滅蚊工作,調查前後共3周,署方會研究加快調查工作。

今年16名香港個案患者中,14人到過獅子山公園或黃大仙,食環署和康文署在19日上午再派人到獅子山公園及患者住所附近霧化滅蚊,並清理坑渠、花槽和雜草,但仍有不少登山人士經過。徐德義稱,人為關閉獅子山公園有效警示市民,並防止擴散,當局會視乎情況決定是否擴大封閉公園附近路徑。

浸信會天虹小學距離獅子山公園數百米,2周後便開學,校方已立即加強防蚊措施應變,校長計劃多買2部大型滅蚊機,放在操場位置,並會允許學生穿著長袖衫、長校服褲上學防蚊,及可帶和使用防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