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沈亦伶

8月1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發佈會,介紹近年來大熊貓保護研究相關情況,並對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保護司司長楊超表示,我國野外大熊貓瀕危狀況得到進一步緩解,圈養種群遺傳性不斷上升,大熊貓科研及野化放歸取得階段性成果。

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已增至67個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物種,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主要棲息地在四川、陜西、甘肅的山區。近年來,我國通過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重點工程,不斷完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體系,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大熊貓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野外調查顯示,我國野生大熊貓種群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隻增長到1864隻,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從15個增長到67個,形成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網路體系。受保護的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從139萬公頃增長到258萬公頃,53.8%的大熊貓棲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貓種群被納入自然保護區有效保護中。

目前,總面積2.7萬餘平方公里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試點工作已經啟動,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正在積極推進。

“根據有關工作要求部署,國家林草局正在籌備組建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爭取儘快掛牌。”楊超説,試點主要圍繞以大熊貓為核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構建生態保護運作機制等內容。

“為保護大熊貓,我國建立了67個各級各類保護區,但有些保護區是不聯通的,存在破碎化、孤島化現象。”楊超説,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能有效保護珍稀物種,增強大熊貓棲息地的聯通性、協調性、完整性,合理調節種群密度,實現大熊貓種群穩定繁衍,“大熊貓棲息地有包括大熊貓、川金絲猴等在內的8000多種野生動植物。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不僅能加強大熊貓保護,也能促進整個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

大熊貓科研、野化放歸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不斷加強野外大熊貓保護的同時,圈養大熊貓繁育實現了優生優育、優質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

據介紹,我國建成了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為主體的圈養大熊貓種群繁育發展體系。通過幾十年努力,成功攻克了大熊貓發情難、配種受孕難和育幼存活難三大難題,並進一步加強大熊貓遺傳學研究與管理,推動種群單位間的基因交流,種群發展的重點從單純的數量增長向提高遺傳品質轉變。

全國圈養大熊貓種群的平均親緣關係值逐步降低,種群遺傳多樣性不斷上升。截至2017年底,我國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首次突破500隻,達到518隻,基本形成健康、有活力、可持續發展的種群。

大熊貓科研及野化放歸取得階段性成果,野外引種成功産仔。2003年起,我國啟動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和放歸研究,現已放歸圈養大熊貓9隻、存活7隻。2017年我國啟動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試驗,大熊貓“草草”連續兩年野外引種成功,今年7月成功誕下龍鳳雙胞胎。

“將人工圈養繁殖的野生動物野化訓練後放歸自然、補充野外種群、增加野外種群遺傳多樣性,是瀕危野生動物繁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恢復和重建野生種群的重要手段。”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和民説,大熊貓成功放歸自然需通過3個階段來判斷:一是具備野外生存能力;二是在野外找到配偶;三是在野外有後代。只有3個階段都成功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放歸自然。

野生種群對大自然適應能力良好

近日有媒體報道野生幼年大熊貓不幸溺亡的消息,有人提議不要在野外保護大熊貓了,把“國寶”全部圈養起來。對此,張和民表示,大熊貓絕不是寵物,它們真正的家在野外。

“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分子,大熊貓對生物多樣性的意義重大,但這並不代表圈養是它們最好的歸宿。自然有其規律,出生和死亡都是正常的,應以平常心看待。”張和民説,大熊貓保護要遵循“就地保護為主、易地保護為輔,兩者相結合”的原則。野生種群生活在野外,不可避免地面臨自然界各種因素威脅,如天敵、自然災害等,但也只有在野外狀態下,大熊貓才能不斷繁衍進化、不斷適應自然。研究結果也表明,野生大熊貓種群對大自然適應能力良好,並沒有被自然選擇拋棄。

原國家林業局自2011年頒布《大熊貓國內借展管理規定》以來,不少人對各地借展單位的條件很關注。近期,某些動物園被曝出大熊貓生活環境不符合借展規定。如何保障借展大熊貓安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保護司副司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張志忠表示,國家林草局建立了熊貓科學專家庫,每次都會派專家對相關單位進行場館建設、飼養員工作等方面的培訓。同時,作為直管部門,國家林草局每年安排專業人員、主管人員,對借展單位進行抽查,飼養條件達不到標準的進行警告、做出整改,要求借出單位保證大熊貓在被借展過程中得到更好保護。

記者還從發佈會上獲悉:8月23日—26日,我國將舉辦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活動,活動將以“熊貓文化 世界共用”為主題,借大熊貓文化助推中華文化走向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