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肥到生物肥料,愛福地生物為改善土壤污染默默努力著。
“治標兼治本”,愛福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秉持“先做人,再做事”理念,潛心研製微生物肥料。在提高農作物産量的同時,改善土壤污染、水質污染。
設法減農藥殘留
研發出生物肥料
“父親當年靠著幾臺簡易的機械設備,生産肥料和農藥,供我和哥哥讀書。”愛福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魏祥聖回憶説,畢業後,他順理成章地接手了父親的小型加工廠。起初,他以生産化肥和農藥為主,用心經營,小加工廠成為初具規模的小公司。
隨著同行競爭力增大,魏祥聖逐漸意識到要想讓公司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他必須改變。“2010年當時公司在資源、資金、技術、品牌方面都不佔優勢,面對公司的發展,我選擇從技術入手。”於是,魏祥聖成了市農科的“常客”。在與專家們的聊天中,他慢慢了解到,目前農民科學種田意識薄弱,為追求農作物産量,大量噴灑農藥、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以及水質污染。
通過專家指引,他發覺未來綠色環保型肥料代替化肥將是大勢所趨。歷經7年研究,公司從大自然中篩選有益菌種,通過培養、繁殖,加入載體有機質中,最終研發出微生物肥料。這種生物肥料不僅能增強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種抗逆能力,還可以産生抗生素類物質,直接抑制或殺死病原菌,起到“生物治療”作用,降解農藥殘留。
十年間,魏祥聖始終堅持走在研發微生物肥料道路上,先後與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浙江大學合作,研發有效菌株26項,産品獲得專利60多項。開發出了農用微生物菌劑、有機物料腐熟劑、生物有機肥、水溶肥料等十多個系列高端産品。
面對新産品直銷
服務下沉促銷量
和許多創業者的人生軌跡類似,魏祥聖的創業路同樣充滿曲折和坎坷。2010年魏祥聖決定開始生産、推廣微生物肥料,不想遇到了困境。“百姓種糧食關注的是産量,地裏莊稼不好,會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根本不在意是否污染土壤。”魏祥聖説。
面對庫裏滯銷的微生物肥料,他暗暗做了個冒險的決定,“既然百姓一時接受不了微生物肥料,那我就賒銷。”2011年,魏祥聖開始向銷售商銷售微生物肥料。那一年總銷售額2400萬元,僅賒銷金額就達到了1300萬元。
當魏祥聖意識到賒銷決定錯誤時,立即決定現款賒銷。“我把現款銷售的想法告訴銷售團隊時,他們都認為賒銷都賣不出,現款銷售根本行不通。”魏祥聖表示,雖然大家一致反對,但經過他親自到種植戶家了解情況,發現種植戶已開始接受微生物肥料,只是不了解使用方法。於是,他在現款銷售的同時,創新商業模式,將專注力放在了售後服務方面。銷售人員進行下沉式服務,將技術及産品的使用方法及優點,講解給零售商和種植戶,直接讓種植戶看到實效。通過此次大膽創新,銷售額不僅沒下降,還提升了30%。2013年公司總銷售額達到3000多萬元。
看著公司效益越來越好,研發品種越來越多。魏祥聖決定,將生産工藝和企業規模進行升級。目前,佔地220畝的新廠區,12月份將完成一期工程。(周慧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