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恐龍”亮相羊城書展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攜17件恐龍標本參展

亮相的多件恐龍標本吸引參展的小觀眾駐足觀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

在活動中,一位小妹妹親手“鑿”出了一個遠古的王冠蟲標本。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

昨日是2018“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開展第四天,首次嘗試大型展覽與書香節同場同步進行的2018廣州“南國書香節”少兒館,吸引了數萬小讀者慕名進場閱讀參觀。

就在少兒館正門入口處,一隻體長6.6米,高達4米的“中華盜龍”吸引著慕名而來的小讀者駐足拍照留念。展場工作人員透露,昨天少兒館起碼吸引數萬名家長和孩子前來購書參觀,可謂出盡風頭,成為南國書香節開展第三天人氣最高的展館。

本次南國書香節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聯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書香節現場開設“奇妙的進化之旅”展覽。展覽現場準備了優秀少兒出版物約3萬種圖書,其中由中科院標本館科普網路委員會組織的科普圖書展,展示了由中國科學院一線科學家撰寫的專業科普圖書,其中多數是獲得過國家優秀科普作品獎的高品質圖書。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副館長張平昨日接受本報全媒體記者獨家專訪,解讀了“奇妙的進化之旅”展覽的亮點。張平介紹説,中國是全世界發現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恐龍研究的強國。本屆南國書香節少兒館挂出了5種恐龍吉祥物原型,就是以中國境內發現的5種有代表性的恐龍為原型製作的卡通吉祥物。張平介紹,這5種恐龍分別來自中國恐龍的幾個主要産區,代表了恐龍不同的生存時代。

而本次亮相廣州的17件恐龍化石展品也個個來頭不小,其中包括中華盜龍、建設氣龍、蘇氏巧龍、多棘沱江龍、江氏單脊龍、海口魚、獵手鬼龍、恐魚等多個獨特品種。另外,在九大進化展區還展出了代表“恐龍史”上九次重要轉折的真實化石,每一件化石都訴説著一次波瀾壯闊的演化奇觀。

中英文版“中國歷史名人畫傳”首發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丹彤)從女媧補天、三皇五帝,到岳飛、陸游……描繪了上下五千年中華大地上的150位歷史名人,融合繪畫、詩歌、簡介、譯文四種形式的中英文版《炎黃風骨·中國古代150位歷史名人畫傳》(繪圖汪曉曙、詩文張山東、翻譯陳一楠),昨天在2018“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上舉行了首發式。該書繪畫作者、著名畫家、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汪曉曙出席了首發會。

“《炎黃風骨·中國古代150位歷史名人畫傳》是一部可讀性和欣賞性都很強的原創作品,書中的畫像、詩文都是作者自己創作的。”該書總策劃、責任編輯毛潤政説:“目前有關中國歷史人物的圖書或資料很多,但大多是零碎的、個別的介紹,把各個朝代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匯總起來的圖書並不多。即使有,也是從各種資料中收集而來的,缺乏原創性。”主辦方希望這部原創作品所折射出來的創作態度,能推動出版界創造更多原創精品。

“《炎黃風骨·中國古代150位歷史名人畫傳》是涉及華夏沃土上下五千年的重大課題。我從內心感受到了這個創作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感。”作者汪曉曙介紹了該書的創作過程,他説,《炎黃風骨·中國古代150位歷史名人畫傳》畫稿用了一年時間完成。每畫一個人物,他就要去翻閱相關書籍,搜尋資料,對每一個人物的形象、服飾、性格、故事、歷史背景做一番研究後才開始動筆作畫。

“咏炎黃風骨,頌古國風尚,作為這個偉大時代的一員,更是義不容辭。”汪曉曙這樣描述自自己的創作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