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交流與發展的明燈長盛不衰(國際論壇·風從東方來——國際人士親歷中國改革開放)

中國40年改革開放以其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巨大成就,證明這是人類實現彼此交流和共同創造的正確道路

1978年12月3日,寒風料峭中的上海,西門子公司舉辦的電子和電氣技術展覽會開幕,近4萬人以極大的熱情參觀了這一展覽。或許僅僅是個巧合——20天后,中國公佈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議公報,改革開放從此破冰開道,浩浩蕩蕩。

我欽佩公司那個年代的前輩們,他們繼承了公司創始人的膽識和果敢。在充滿忐忑甚至是未知的年代,他們敏銳地察覺“春江水暖”,堅定地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中國的改革開放,被稱為“二戰後人類歷史上最為成功的經濟改革運動”。40年來,幾乎中國的每條街道、每個家庭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我來看,這種變化遠遠超出了經濟和商業層面。

40年間,中國從快速追趕,到融入世界經濟,再到引領世界經濟;與此相伴,全球企業在中國從逐步試水,到攜手合作,再到融入中國社會,始終與中國相迎相伴。改革為中國提供了創新和技術的沃土,開放則推動交流不斷擴大,帶動更多、更新的技術應用在中國落地生根,從而最終推動社會和大眾生活不斷向好。交流與發展始終是改革開放的歷史命題。

西門子在1989年成立第一家在華合資企業時,在中國僅有200名員工。今天,這個數字已經猛增到3.4萬人,是當年的170倍,其中99%都是中國本地人。同樣是在上世紀80年代,西門子北京辦事處不過是北京民族飯店裏的一間客房,文件只能堆放在浴盆裏。而今天,西門子在中國幾乎所有重要城市都開設了辦事機構。

如果有什麼能解釋這些巨變,那一定就是信心。

上世紀90年代,當德國一些企業對是否到中國投資踟躕不前時,當時的西門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德國經濟亞洲太平洋委員會主席馮必樂説:“不去中國的風險要大於去中國的風險。”這句話在德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德國企業開始逐漸擴大在華投資,德中經貿領域的成功合作由此成為一段佳話。我相信,那時他心中也是充滿了信心。

就在不久前,有記者問西門子全球首席執行官凱颯,中國改革開放中的哪件事情給他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他回答“簽證”——就在今年年初,他成為第一批獲得10年期中國簽證的外籍人士。他説,這是一種最大的信任。

信心與信任,這是超越單純商業動機的默契與相互尊重,是對共同發展的共識,是推動合作的精神力量。正如西門子公司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的名言:我不會為短期利益出賣未來。西門子正是以為中國社會創造可持續的社會價值,贏得尊重與信任,成為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員。

很難想像,如果沒有當初德中兩國領導人的高瞻遠矚,如果沒有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們會失去多少相互了解和促進的機會,會失去多少對企業和國家都至關重要的競爭力。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揭示,只有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才能實現在交流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

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在他撰寫的《中國近事》一書中闡述的觀點是,歐洲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不僅僅在於學習對方的歷史性的知識與文明的成果,而且可以在兩種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産生新的創造性思想的火花,從而推動兩大文明的發展。他説:“我們的相遇和交流意義重大,它會孕育千萬美好成果、千萬發明創造。”

今天,當數字化推動價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國界流動,當“一帶一路”以前所未有的合作精神推進共同繁榮,當經濟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席捲每個角落,任何地理、文化、民族、政治、意識形態的差異都不應該成為我們的障礙。

中國40年改革開放以其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巨大成就,證明這是人類實現彼此交流和共同創造的正確道路。我也欣然聽到,中國發出“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聲音;我更相信,繼續真誠支援、積極參與改革開放仍將是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和商業共識。

同樣如萊布尼茨所説,中國人應當與歐洲人交換禮物,互相取長補短,用一盞明燈點燃另一盞明燈。唯有改革開放,才能讓交流與發展的明燈長盛不衰。唯有參與改革開放,才能孕育千萬美好成果、千萬發明創造。

(作者為德國西門子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