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奶爸為不帶娃天天加班還躲廁所 對妻子説“你全職就該你帶”
孫雨素越來越覺得,2歲兒子似乎與丈夫無關——丈夫成天變著法子逃避帶娃,長達3個月時間天天謊稱加班。就算按時回家,不是躲著玩遊戲,就是躲進廁所裏。
最近爆發一次爭吵後,丈夫甚至説:“你全職就該你帶啊,我就是沒做好準備。”
面對這種情況,孫雨素應該怎麼辦?
1 有了寶寶領證舉辦婚禮
孫雨素,28歲,家住渝北區春風城市心築小區,是一名全職媽媽。丈夫秦先生同齡,在江北區黃泥塝一家軟裝設計公司上班。兩人結婚兩年多,“我們算是奉子成婚吧,發現有了寶寶,就領證舉辦婚禮了。”孫雨素説。
寶寶順利出生,秦先生非常興奮,也曾連續好幾天忙前忙後跑不停。
等到孫雨素回家坐月子後,所有事幾乎全靠婆婆包辦了。婆婆任勞任怨同時也説:“讓他好好工作吧。”
幾個月後,秦先生曾當著孫雨素的面,在飯桌上跟兄弟夥吐槽過——帶小孩實在太複雜了,跟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一哭我就頭皮發麻”。
2 很晚才回家睡在客臥
今年春節後,寶寶一歲多了,婆婆正式放手,回老家照顧身體欠佳的公公,臨走前專門囑咐秦先生,一定要多抽時間,幫助妻子一起帶娃。當時,秦先生頭點得飛快。
婆婆走後沒幾天,秦先生告訴妻子,公司接了好幾個大項目,接下來非常忙。孫雨素表示理解。
此後,原本晚飯時間就回家的秦先生,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點過才到家。回家以後寶寶已經睡著了,秦先生洗了澡就在客臥蒙頭大睡。
丈夫一連3個多月晚歸,孫雨素偶然在超市碰到丈夫同事的老婆余小姐。余小姐説,公司近期根本沒那麼忙,再説了,同是設計工作,她的丈夫總是下班後回家繼續處理,根本無需一直待在辦公室。
當晚,孫雨素和丈夫對質。秦先生吞吞吐吐半天,解釋説他覺得辦公室加班更安靜,回到家孩子哭鬧聲很容易讓他分心。最後,他表示,以後一定按時回家。
3 丈夫表態正在慢慢改正
秦先生兌現了承諾,開始按時回家。不過,他每天回家後就稱還有工作,喂孩子吃飯、哄孩子一律不參與,飯後立即跑進書房。
“好幾次我發現,他根本不是真的忙工作,而是把聲音關了打遊戲,有時候戴著耳機看劇。”孫雨素説,到了節假日,丈夫除了説要忙工作,就喜歡待廁所裏,經常一待就是一個多小時。
“當爸爸就是偶爾逗一下娃兒嗎?他沒喂娃兒吃過一頓飯,沒哄過娃兒睡一次覺,我每天都要累死了。”孫雨素説,為此,前不久她和丈夫又大吵一架。丈夫卻説,自己在外工作主外,妻子全職在家主內,就應該全心全意帶好孩子。最後,丈夫還説,當初奉子成婚,他確實有些沒做好心理準備,希望妻子給他時間。
昨日,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聯繫了秦先生。對方表示正在慢慢改正,他會努力爭取變成一個好爸爸。隨後,對方挂斷了電話。
丈夫要多學習多分擔
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陳志林認為,有了孩子以後,妻子最怕的,是丈夫變成一個甩手掌櫃般的丈夫。對於這種情況,大吵大鬧很難有效果,也不要忍氣吞聲繼續大包大攬。
陳志林建議,夫妻一起列舉出不良的心理狀態並詳細找出成因,共同商量做出調整。可試著根據丈夫休息時間,制定一個帶娃輪班表,讓丈夫某些時間段負責帶寶寶。妻子或以自己有事為由,給丈夫安排一些指向性任務,如讓丈夫為寶寶換尿布、讓丈夫給寶寶喂飯等。“久而久之,丈夫會掌握越來越多的帶娃技能,不再會覺得看到寶寶哭,就一頭霧水只想逃避。”
陳志林表示,新婚夫妻對於哺育兒女可能遇到的困難要正確認識,以平常心對待。夫妻遇到問題要多與親人、朋友溝通。丈夫要多學習一些育兒科普知識,潛移默化感受父親的重要性。
多知道點
男人也會有産後抑鬱
研究發現,十分之一男性在孩子出生前後會受到抑鬱情緒困擾,這一比例與女性相同。爸爸們抑鬱的原因主要來自壓力,主要是經濟壓力,還有不確定如何照顧寶寶的壓力。如果妻子把大部分精力轉移到孩子身上,丈夫會産生心理上的較大落差。
對丈夫和父親兩個身份轉變的不適應、照顧孩子和家人的勞累、被冷落的失衡,可能在爸爸身上發生化學反應。如果少有情緒出口,壓抑會是他們處理情緒的方式,或者把情緒用憤怒方式發泄出來,或者逃避,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或其他事情上,企圖暫時抑鬱情緒的困擾。
男性産後抑鬱不僅影響男性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更影響他的育兒方式。研究證明,如果新爸爸抑鬱情緒較重,對自己的育兒能力不夠自信,可能在孩子四五歲時表現出較多消極教養行為。因此,男性産後心理健康也應該得到關注。夫妻間相互理解有效溝通,是家庭和諧最重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