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是第八個全球老虎日。在過去100多年內,由於棲息地破碎化和強烈的人為干擾,全球野生虎豹種群的數量和棲息地急劇減少。為了保護和恢復虎、豹這類生態系統的頂端物種,中國政府大力保護野生虎豹,並建設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為它們實現種群穩定繁衍打造一個新天堂,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做出了中國的努力。
還虎豹國土空間
中國是虎的發源地,擁有世界上9個虎亞種中的4個,但近100年中,虎的分佈範圍和種群數量都急劇萎縮。以東北虎為例,曾在我國東北地區廣泛分佈。受棲息地破壞、人類濫捕濫殺等因素影響,從上世紀起,野生東北虎種群數量急劇下降,20世紀90年代末期幾乎在中國匿跡。
東北虎的命運與整個生態系統的狀況密切相關。國家林業局虎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陸軍接受筆者採訪時説,東北虎是我國具有世界意義的珍稀瀕危動物,是處於食物鏈頂級的旗艦物種,在維持森林生態健康和平衡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判斷森林生態環境整體水準的重要標誌。通過保護老虎,整個老虎分佈區域內的生態系統都能逐步得到恢復。
從1998年,國家正式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到2015年,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止,20年間,人類對環境的干擾減少,老虎食物鏈下層的有蹄動物種群逐漸恢復,野生東北虎重現東北林區。
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大保護虎豹的力度。2016年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東北虎保護迎來重大機遇。國家審定的東北虎豹等4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要求保護這些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目的是把全國2%的國土空間還給大熊貓、東北虎、藏羚羊。這件事無疑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
地方政府也積極推進虎保護工作。吉林省政府實施全省範圍內禁止獵捕野生動物的決定。此外,每年拿出專項資金,開展清山巡護專項行動,落實責任,實行網格化清理,有力打擊和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
老虎保護工作取得成績還離不開東北林區廣大林業職工的努力,他們在護林的同時,兼顧清山清套、宣傳保護野生動物、虎豹監測等具體工作。
國家公園穩步推進
隨著地方國有林場停伐,東北溫帶針闊混交林區內生態環境逐步恢復,虎豹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好,同時,還虎豹國土空間的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中:2017年8月19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于吉林長春掛牌成立,公園橫跨吉林、黑龍江兩省,規劃面積達1.46萬平方公里,試點的主要任務是有效恢復東北虎豹棲息地生態環境、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原住居民生産生活方式轉型、建立資金長效保障機制、構建科研監測網路和有序擴大社會參與等。目前仍在進行試點,將在2020年正式建成。
作為生態系統食物鏈最頂端物種,虎豹種群要實現穩定繁衍,需要連通的棲息地和完整的森林景觀、健康的植被結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完整的食物鏈,以及不受干擾的繁衍環境。陸軍認為,原來的吉林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較小,虎豹數量超出資源承載能力,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是一個新的保護形式,其範圍更大,東北虎豹的現在及潛在活動區域都被納入保護範圍,有利於增強東北虎豹棲息地的聯通性、協調性、完整性,推動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實現種群穩定繁衍。
輕觸滑鼠,點擊某地理位置的監測終端,一隻壯碩的東北虎赫然在螢幕中出現,緩緩走過雪地……這是今年初在北京師範大學—國家林業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新開通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監測系統,監測系統能從野外實時回傳東北虎等珍稀瀕危物種數據,實現對自然生境下野生東北虎豹野外生存狀況的全面跟蹤,標誌著我國虎保護進入新時期。
今年3月9日,原國家林業局發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明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疏通東北虎豹遷移擴散廊道,可解決邊境鐵絲網、城鎮、鄉村、農田等造成的棲息地隔斷和碎片化問題,實現東北虎豹棲息地之間的連片貫通。
放虎歸山已可期
除了讓野生東北虎自然擴大種群外,將人工繁育的華南虎放歸山林,也是未來老虎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
華南虎是唯一僅分佈于我國的虎亞種,由於過度捕殺和棲息地喪失等原因,上世紀80年代後再未發現野生華南虎蹤跡,被認為已處於功能性滅絕狀態。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工飼養華南虎,2017年,全球飼養華南虎數量達164隻。
陸軍介紹,華南虎野化放歸不是單指把訓練後的虎放回野外,而是讓經過野化放歸的虎的後代習得捕獵知識,能被放歸到更遠的地方。經過一代代華南虎的野外放歸,最終就能實現放虎歸山目標。當前,開展華南虎野化培訓和選擇適宜的放歸自然地點,並且保證放歸自然的老虎可生存並避免對當地群眾生産生活的影響,這不僅需要科學家和保護主管部門的努力,更需要來自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支援,以解決華南虎重返自然所需的大量資金問題。
老虎保護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在政府部門主導下,個人、組織都為老虎保護貢獻力量。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自2007年起,每年組織各單位及志願者參與清山清套活動,清除非法布設的獵套及獸夾,減少對虎及其獵物的生存威脅,營造健康生態系統。(羅 蘭 袁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