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時政新聞眼 | 盧安達:情比山高
離開塞內加爾,習近平主席的專機經過七個半小時飛行,來到被稱為“千丘之國”的盧安達。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踏上這片土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的央視時政報道團隊為您多角度記錄,繼續帶來“時政新聞眼”。
1盧安達的“中國風”
7月22日晚8點50分許,習主席的專機抵達盧安達首都基加利國際機場。
△專機抵達後,盧方工作人員迅速將紅地毯延伸到飛機舷梯下方。(央視記者拍攝)
就在抵達前一天,習主席在盧安達惟一的日報《新時代報》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
△賣報人正在沿街兜售當天的報紙。(央視記者麻艷鵬拍攝)
在這篇題為《中盧友誼情比山高》的文章中,習主席為中盧友誼點讚。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中國援建的阿馬霍羅國家體育場。習主席到訪當天上午,央視記者來到這裡探訪時,盧安達全國特奧會閉幕式和頒獎活動正在舉行。
△看臺上的運動員和觀眾。(央視記者劉愛民拍攝)
走進盧安達,你會發現這個國家既有著濃郁的東非特色,又經常可以看到中國元素。
基加利街頭最常見的是“摩的”,當地稱“波達波達”。
△駕駛者的紅色馬甲後背標明瞭自己編號和來自的區域。(央視記者麻艷鵬拍攝)
在基加利街頭,還能看到這裡的一大特色——自行車“的士”。起步價約100盧郎(人民幣0.78元)。不過,這個行業正逐步被“摩的”取代。
△載客中的“自行車的士”。(央視記者拍攝)
這個場景很熟悉吧,這是中國産的公交車正在停靠上客。
盧安達曾經被評為非洲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非常乾淨漂亮。這是怎麼做到的呢?盧安達全國實行禁塑令,外國遊客也不許拎著塑膠袋入境。
△基加利街頭的垃圾分類箱。(央視記者麻艷鵬拍攝)
盧安達還有一個傳統,習主席在署名文章裏也提到了——悠久的“烏姆幹達”文化。“烏姆幹達”在盧安達語中意為義務勞動。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是當地的全民義務勞動日。
今年是中盧建交47年。習主席此次到訪盧安達,標誌著兩國元首在一年多時間成功實現互訪。“中盧友誼情比山高”,這是最恰當不過的比喻。
△習主席到訪當天上午,基加利一些主要街道開始懸挂中國國旗。(央視記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