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正在抗擊氣候變化方面走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丟掉全球最大污染國的帽子只是冰山一角。中國在這方面既有承諾又有行動,2018年是重要的一年,中國將支援聯合國的決定,繼續抗擊氣候變化。

據古巴《格拉瑪報》網站7月21日報道,逐步停止使用煤炭,轉而發展清潔能源是中國面對的主要挑戰之一,但是從5年前開始,中國掀起了“抵抗污染之戰”,最近國務院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計劃的目標是打贏藍天保衛戰。

文件指出,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的省份,要保持和鞏固改善成果;尚未完成的省份,要確保全面實現“十三五”約束性目標;北京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應在“十三五”目標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報道稱,現在中國為治理污染投入的時間、精力和資金開始獲得回報。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2017年,中國的碳排放比上年度下降了5.1%,相比2005年累計下降約46%,中國對外的承諾是到2020年碳排放下降40%至45%。

今年7月初,特級颱風“瑪麗亞”登陸中國福建,但是這個自然災害並未對中國造成特別的影響,這是因為聯合有效的抗臺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這方面來看,中國深諳抗災救災之道,已經成為全球對抗氣候變化行動中的重要角色,證明之一便是簽署了《巴黎協定》,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之後,中國表示願意與世界其他國家一起,為環境的保護和持續發展一步步地努力。

報道稱,作為中國環境承諾的一部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最近召開,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題。年會期間,瑞士商會秘書長保利娜·霍爾接受了《格拉瑪報》記者的專訪,她表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後,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強調中國在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基礎之上建設生態文明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