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述評】

2018年7月,浙江實施“八八戰略”滿15週年。

2003年此時,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提出了進一步發揮浙江八個方面的優勢、推進八個方面的舉措的方略,呈現了對古與今、山與海、城與鄉、優勢和短板、省域與全局的辨證思考與戰略統籌。15年一張藍圖繪到底,曾經是紅船起航地、改革先行地的浙江,今天又在數字經濟的競逐中,再次成為弄潮者。

成文的歷史總是線條簡潔。一句“日新月異”,背後可能是數百萬個家庭的命運;成千上萬動人心魄的故事,最終凝成了一聲舊貌成新顏的驚嘆。

15年。浙江每人平均GDP增長4倍以上,第三産業比重首超第二産業,培育了網際網路時代“現象級”的企業,從深層影響了國內和國際貿易方式、生産方式和製造方式。

15年。溫嶺模式,形成了中國基層民主協商的樣本;楓橋經驗“升級版”,創造了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典範;“最多跑一次”改革,席捲之江大地,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落細到千百個窗口中。

從1921年到2018年,中國共産黨人經歷了若干這樣的“15年”。從近300個政治團體中脫穎而出,勝在“為人民謀幸福”;將數千年帝王將相家譜換成人民共和國新歷史,依靠“與人民同甘苦”;于山重水復中實現改革開放的命運轉折,汲取的是人民智慧、回應的是人民吁求;在波瀾壯闊的全球化場景中邁入“強起來”的新時代,秉持的是以人民為中心。

這一段歷史,懂得人民,人民懂得。

系統發力,回應人民呼聲

時間的意義,是被賦予的。2003年,對浙江很多企業家而言,是一個重要時間點。

這一年,一家名為“眾泰汽車”的企業在浙江永康起步,重新反思了永康傳統的“小五金”工業,從“低、小、散”的低端製造業困局中,邁向了新型汽車製造之路;200多公里外,名為“貝達藥業”的公司在杭州創辦,歸國創業的科學家開始挑戰“醫藥市場七成進口藥”的現實,開啟了抗癌創新藥的自主研發。

這一年,浙江全省每人平均GDP逼近3000美元這一中等收入門檻。這一年,經濟增長的穩定性之下,經濟社會結構的大變動開始醞釀,産業結構升級訴求加強、經濟外向度提升、城鎮化加速。時代長風悄然吹來,像過去每一次變革來臨時一樣,浙江企業家已經敏銳地感知到了信號。

“八八戰略”正是在此時提出,視挑戰為機遇、化被動為主動,為應對中等收入階段的到來,為浙江翻上發展新格局給出了系統性的方略。世界性難題考驗中國先發地區的當口,它構成了中國方案的浙江表達,也形成了指引未來改革的方法論。

它讓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合流,既回應了人民呼聲,也體現了對人民首創精神的尊重。浙江人民對社會發展變革的天然敏銳、與共産黨人在把握歷史大勢時的前瞻性思維形成了共振,政策的戰略效應與企業家精神的發揮形成了共振,最終把轉型升級力量放到了最大。

它達成了思維方式和體制機制的雙重革新,讓改革從單兵突破邁向系統發力。城鄉二元結構,海洋與內陸之別,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治理難題;市場調節和政府計劃的關係、改革和法治的關係、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關係,則是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必須理順的問題,而“八八戰略”辨證施治,為破解這些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提振了發展動力、釋放了政策紅利、挖掘了生態潛力、積澱了文化實力。

還看今朝。浙江的優勢已經在更高的層面上重新形成。

今日之江,“老百姓經濟”聚沙成塔,120家浙企在2017年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榜企業數量連續19年位列第一,以致有人這樣形容浙江民營企業的新繁榮:“每12個浙江人當中就有一個老闆”;傳統産業集群突破瓶頸,安吉椅業、紹興紡織、海寧皮革、溫州鞋業加速向技術密集、資本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端産業升級;數字經濟大潮涌起,2017年浙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等“三新經濟”對生産總值貢獻率已近40%。當“轉型升級”成了中國製造業的時代語境,當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佔GDP比重已達到三分之一,“八八戰略”的前瞻性有了更有力的呈現。

“讓一輛車先跑起來、讓一批人先用起來、讓一座城市先完善起來”,2003年創辦的眾泰汽車,已經取得了超百項新能源方面的專利技術。

從“貝達藥業”到“貝達夢工場”,曾經屢遇難關又屢次獲得浙江、杭州兩級政府大力支援的創業藥企,今天已經致力於為更多的創業者提供資金、技術、服務支援。

聆聽人民呼聲,獲得人民回應,15年已見證。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