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大理雙廊古鎮村民在一被拆除的客棧前釣魚。當日,雲南省大理市環洱海周邊的大部分客棧、餐館仍然關停,部分處在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內的客棧、餐館已經自行拆除。2017年,大理州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劃定了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核心區,開展違章建築整治等多項舉措。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雲南大理州亮劍環境治理

讓洱海保護“長牙齒”(傾聽)

不久前,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鎮東門大院子外溢污水收集應急庫塘建設工程通過了專家評審,大理鎮鎮長張定坤終於松了口氣。“雖然下游就有串珠式三級庫塘,但如果這項工程不開工,就很難避免雨天排污管外溢污水流入洱海。一旦出了問題,將會對洱海造成環境污染。”6月5日,面對洱海保護“七大行動”指揮部紀檢組副組長王春波的督查問詢,張定坤説得實在。

以前“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洱海不好”。去年以來,大理州實施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大理州紀委監委亮劍洱海保護,問責治亂、約談治懶、制度治散,通過嚴格監督執紀,讓洱海保護“長出牙齒”。

問責治亂,環保不再是“橡皮筋”

短短三五年時間,洱海周邊已是民宿林立,其中不乏少批多建、甚至違建。雖然曾三令五申,違建卻再三齣現,究其原因,與監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無關係。

基層工作中存在的人情關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認識,是導致監管落空的重要原因。一位基層幹部認為,“關鍵是責任追究不到位。”

於是,“治污先治官”,成為大理州上下共識。2017年,大理州採取措施,開啟搶救模式,全力推進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行動之初,大理市雙廊鎮、海東鎮、灣橋鎮依然存在違規審批、少批多佔、少批多建、全市叫停期間仍有搶建等情況。最終,雙廊鎮鎮長施俊康等九位責任人被追究黨紀責任,海東鎮黨委、灣橋鎮黨委政府也被通報問責,屢禁不止的違建歪風被剎住。

對大理市洱濱村污水直排問題進行調查追責,對鳳儀鎮火車貨運站堆煤、堆礦污染環境問題的失職失責部門進行嚴肅處理,對雲南省環境督察組交辦的49個問題進行調查處理,相關人員被嚴肅問責、公開通報曝光,對鄧川新希望乳業有限公司不使用污水處理設施存在違規排污的問題從快進行查處……2017年,大理州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洱海保護治理監督檢查1318次,問責黨組織4個、問責幹部68人,給予黨政紀處分32人。

大理州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楊永生表示,七大行動實施以來,洱海保護領域執紀問責數量翻番。“越是嚴處分、重處理的單位,工作推進情況越好。”

“紀委問責形成了震懾,一方面嚇住了利益輸送,另一方面也倒逼政府部門監管職責落實到位。”大理市雙廊鎮副鎮長李磊説,嚴格執紀換來了環保法規的嚴格執行。

嚴厲問責,讓環保不是“橡皮筋”,紀律法律終於蓋過了人情關係。“以前去村民家裏推進工作村民不理解,可是自從鎮上有幹部因為環保工作推進不力背了處分,如今到村民家中村民多了不少體諒。”李磊説。

2017年,洱海保護治理取得階段性初步成效,總體水質保持穩定,實現了水質6個月Ⅱ類、6個月Ⅲ類、不發生規模化藍藻水華的目標。

約談治懶,幹得慢也要擔責任

洱海保護2017年投入資金60億元,超過此前洱海保護全部投入總量。項目多且分散,如何治理不作為?楊永生表示,洱海保護既要治亂,也要治懶。“項目推進速度慢同樣要約談,現場交辦、限時整改。相關責任單位和部門要訂立‘時間表’,明確責任領導、工作進度和完成時限,逾期未完成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洱海生態保護實行源頭截污,延伸到一家一戶的12萬口化糞池,2000公里截污管網,洱海周邊的大理市、洱源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洱海保護項目。加上150多條大小入湖溝渠,洱海保護的不少舉措、特別是村莊治污,如果不能壓實村一級責任,給錢都不一定能保質保量做好。

數據統計是工程建設的第一道關口。大理市銀橋鎮紀委書記楊洲介紹,該鎮馬久邑村在上報統計工作中,農村未建化糞池數據嚴重失真,銀橋鎮紀委按程式對此項工作開展調查後,責成14名村小組長寫出書面檢查並進行約談。

“只有倒逼村幹部轉變意識,才能逐漸改變村民意識。”大理市挖色鎮紀委書記趙玉琴介紹,由於“三清潔”工作不到位,挖色鎮大成村兩位村幹部被約談,被約談的村幹部向記者坦言,“不改不行,得拍照為證;改不好還要背處分。”

“如果説我們環保所給村幹部的壓力是中壓,那麼紀委的則是高壓;有了鎮紀委的支援,我們鄉鎮環保所也‘長了牙齒’。”挖色鎮環保所所長張淼表示,環保所對於村幹部不作為有時有些無能為力,“只有在部分項目資金上能夠制約村幹部”,如今有了紀檢監察部門做後盾,底氣更足了。

一些單位對轄區記憶體在的問題處理不及時、整改不到位,少數縣市掛鉤領導對鄉鎮指導督促不力,有的通知和文件一個星期都還沒有傳達到責任單位……“哪有問題,紀律就聚焦到哪,做到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檢查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緊迫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大理州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唐定文表示,大理州紀檢監察部門發現問題後緊盯不放,查明原因,督促整改,通過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以點帶面推動洱海保護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實際上,不僅政府部門和村組受到嚴格約束,凡是參與洱海保護工程的企業同樣簽訂承諾書:如果工程不能按時完工,主動退出大理州建築市場。

制度治散,“想辦法”取代“找藉口”

“黨委和政府履行主體責任,實行黨政同責;環保、住建、水務等相關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責任,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紀委監委履行監督責任,承擔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唐定文表示,大理州紀委監委聚焦“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職能定位,通過強化監督責任,倒逼主體責任、監管責任落到實處。

2016年11月,大理市對下關鎮洱濱村污水直排問題下達整改通知,要求對污水直排問題進行整改。隨後,大理市委主要領導作出批示,市委督查室下發督查通知,但下關鎮仍未按要求進行整改,2017年2月19日被網路曝光,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最終,給予下關鎮黨委、政府作出書面檢查和通報問責處理;下關鎮黨委書記李金善等有關人員受到處分。

“通過抓住不落實的事,查明不落實的原因,追究不落實的責任人。對違紀問題,既追究具體責任人員的責任,同時也追究負有主體責任領導的責任,真正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身上。”大理州環保局紀檢組副組長陶蘭説。

針對個別施工斷面使用的管材存在的品質問題,紀委及時介入調查,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王春波表示,紀檢組在工作中要求,不僅落實鄉鎮的具體責任,而且也嚴格落實縣市掛鉤常委的領導責任,如紀律檢查組發現上關鎮部分村落存在污水橫流、牛糞到處堆放的問題後,及時約談提醒掛鉤鄉鎮的縣市常委,並要求督促掛鉤鄉鎮及時整改落實,從而真正將責任落到了實處。

“通過監督執紀倒逼環保責任落實,形成責任閉環,各個責任主體逐漸主動擔責,‘想辦法’代替了‘找藉口’,從而確保各項洱海保護舉措落地。”王春波説。

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