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站在新疆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的麥田裏,微風陣陣,麥浪滾滾,沁人清香撲面而來。“這是4000畝有機小麥種植基地,天山雪水澆灌,不施任何農藥,收穫後將用來生産有機麵粉、有機掛麵。”腰站子村黨總支書記唐培科説,通過提高品質讓農作物增值,是當前村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慧爾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新型肥料行業龍頭企業,坐落在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主要生産水溶肥和智慧施肥系統。公司生産部經理余建民向經濟日報記者介紹:“智慧施肥系統可通過手機客戶端操作,農民足不出戶就能給農作物澆水施肥,特別是能夠精準施肥,在保證作物品質的同時,有利於土壤修復。”

腰站子村和慧爾農業的實踐分別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一産向綠色優質方向轉型、二産向環保低碳方向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昌吉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州,所轄5縣、2市、3個國家級園區不斷拓展綠色發展空間,為産業發展植入“綠色基因”,北疆綠心輪廓日漸清晰。

優良生態是“綠色基因”之源。自治州首府昌吉市全力打造綠色發展先行區,把城市當作景區建設,目前城區餐飲企業全部採用清潔能源。今年以來,瑪納斯縣又新建了一批街頭公園、綠色廊道,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44%,居民實現“開門見綠”。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是當地的一張“生態名片”,在濕地附近居住的蘭州灣鎮下八家戶村農民王勇每天早晨都被小鳥“喚醒”。“環境好了,今年村裏要搞民宿,多掙旅遊錢。”他説。

昌吉州從劃定一系列紅線入手,讓各類生産、産品開發等環節都貫穿綠色發展理念。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王文有表示,園區已建成減化肥減農藥、農膜回收利用等示範基地13.5萬畝。記者在新疆雪山果園食品有限公司看到,一顆乾果至少要經過5道工序才能出廠。據介紹,該公司通過綠色生産方式讓産品提質升級,市場反響積極,今年確立了線上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目標。

為産業發展植入“綠色基因”,昌吉發展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呼圖壁縣大力發展苗木産業,美起來的同時也富了起來。天府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牛站江告訴記者,許多老鄉通過搞苗木過上了殷實日子。這名“苗二代”坦言,培育苗木産業讓環境變得更美了,為下一步發展鄉村旅遊奠定了堅實基礎,開拓出另一片淘金地。

通過重拳治污、全民植綠,阜康市實現了由較重污染向園林城市的轉變。“落戶阜康,我們看中兩個環境:一是自然生態環境,二是經濟發展環境。”新疆德天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集農産品生産加工、倉儲保鮮、科研開發、休閒觀光和綠色食材配送服務於一體,公司董事長宋德林表示,現在看來,自然生態環境也是經濟發展環境。今後,公司將重點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打造“村企雙贏聯合體”,充分釋放生態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