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誡戶外探險的年輕人:不冒險熱愛生命熱愛自然

北京大學珠峰登山隊在海拔6200米的東絨布冰川進行適應性訓練。李進學/攝

“熱愛生命,熱愛自然”,著名登山愛好者黃怒波曾先後登頂七大洲的最高峰,也到訪過南北極,他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誡現在有意從事探險運動的年輕人,“探險不冒險,在進行戶外探險過程中,首先要培養的就是安全意識。”

6月12日,首屆全球探險旅遊論壇在北京懷柔開幕。中國旅遊協會會長段強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的探險旅遊業起步較晚,在1998年前後初步形成規模,其後迅速發展,2004年,參與人數呈現井噴式增長,特別是近幾年,喜歡探險旅遊的人數增長越來越快。中國登山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當前全國戶外運動人口總數達1.3億。

一方面是戶外探險人數的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卻是人們在戶外遇險和意外時有發生,尤其是精力旺盛的年輕人。2018年1月,27歲的陶鴻森在獨自徒步穿越貢嘎時遇難;2018年2月,20歲的黃某在違規攀登四姑娘山景區內的玄武峰時,不幸遇難……

黃怒波在論壇上分享自己戶外探險經歷中最難忘的一件事時,他沒有從自己眾多的經驗中選擇,而是分享了北京大學山鷹社今年5月15日的珠峰登頂項目,這是北京大學在校生第一次成功登頂珠峰。黃怒波為自己促成了這件事而自豪,他覺得有年輕人從事登山項目,是為登山事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攀登珠峰,我們是為了登頂回來,而不是把自己留在那裏。”黃怒波反覆向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強調,在戶外探險時應有安全意識。在踐行“探險而不是冒險”方面,山鷹社盡了最大的努力。

北京大學珠峰登山隊行進在海拔6700米的北坳冰壁下方。李進學/攝

上廁所必須兩人同行,這是鐵的紀律

作為山鷹社的指導老師,錢俊偉幾乎參與了北京大學山鷹社攀登珠峰項目的全過程。攀登珠峰的隊員從2014年年底就開始進行選拔,2015年項目正式啟動並開展相關的訓練,2016年,隊員們開始攀登一些海拔相對比較低的山峰,2017年攀登了3座山峰: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海拔8201米的卓奧友峰以及在四姑娘山進行相關模擬訓練。

錢俊偉説:“從力量訓練、山地拉練、瑜伽到專題講座,以及今年年初的20周集訓,整個訓練計劃我們每一步都做得很紮實,沒有任何一步是偷懶的。正是這些前期的充足準備,才保證了山鷹社攀登珠峰的成功。”

錢俊偉坦言,戶外探險對參與者的心志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登頂珠峰的登山者,平均年齡大約45歲,有了一些閱歷之後,人的心智會成熟很多。而此次登山隊北京大學學生的年齡大概都在25歲左右,為了規避風險,一方面是新老隊員進行1:1的配比,15人的隊伍中,除了7名大學生,剩下都是38歲以上的經驗豐富的登山者;另一方面,在攀登過程中,要考慮每一個細節可能帶來的風險,“我們要求上廁所都必須兩個人同行,這是鐵的紀律”。

錢俊偉建議想要從事戶外探險的年輕人,最好不要一個人出行,要找熟悉的人和信賴的組織同行,這些人可以幫你有效地分擔風險,同時還要保證在探險過程中通聯體系的暢通。

此外,體能的充分訓練、裝備的完善、目的地和線路的了解以及相關醫療知識的儲備,都是必須提前準備好的。有多年戶外探險經驗的錢俊偉表示,發生意外的那些人往往是準備不夠充足的人,當然充足的準備並不代表一定不會出事,只是將發生意外的概率盡可能地降到最低。

走向戶外的基本原則:尊重自然,尊重規則

記者發現,一些在戶外探險遇難的年輕人屬於“違規”探險,也就是説,這些探險者並沒有和地方管理機構進行報備。黃怒波分析表示,“在國外,絕大部分公園的急救措施都很完善,管理也很嚴格,登記的探險者,如果沒有按規定時間回來,相關急救措施就會跟上,國內目前還沒有。而對於那些逃票、登野山等不遵守規則的探險者來説,他們喪失了走向戶外的最基本原則:尊重自然,也要尊重規則。”

我國探險旅遊市場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主要表現在:小型俱樂部為主,管理水準較低,戶外探險安全保障缺乏;行銷手段單一,同質化嚴重,以低價競爭為主,盈利能力差;探險旅遊企業規模小、分佈散,行業合作較差,尚未形成合力;從業人員文化素質偏低,缺乏專業知識和培訓,服務意識淡薄;缺乏系統的行業管理組織和職業資格培訓認證體系。

為此,中國旅遊協會會長段強在全球探險旅遊論壇上表示,中國探險旅遊需要打破陳舊封閉的俱樂部模式,創新産品和服務,用網際網路做資訊化整合,打造網際網路培訓及認證平臺,為行業提供高素質專業人才,形成行業合力。中國旅遊協會探險旅遊分會會長韓勃則表示,今後,中國旅遊協會探險分會將參考國際同行經驗,共同構建探險旅遊培訓、認證和行銷體系,研發中國特色探險IP,讓探險活動在産品和服務上符合國際和國家標準與規範。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閒與旅遊學院院長張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國探險旅遊行業的從業者非常匱乏,有志於從事探險旅遊行業的年輕人應該先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比如體能訓練、營救知識學習等,中國可供戶外探險的資源非常豐富,比如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黃土高原地貌,相對於美國大峽谷穿越線完善的硬體、軟體服務體系,我國的黃土高原穿越線則還有很大差距,這些資源的開發以及探險旅遊行業的發展,都需要年輕人的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