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濱是中國旅遊集團中國國旅(江蘇)國際旅行社的一名高級導遊員,也是出境和台灣遊領隊。 2010年,榮獲全國優秀導遊員、江蘇省金牌導遊員。2012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模範導遊員榮譽稱號,2013年,獲評“南京好市民”,2016年,被人社部和國家旅遊局共同授予“全國旅遊系統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89年專科畢業的李濱,進入了當時的IT業。他的夫人從事旅遊行業,因為興趣愛好,他陪夫人一起考了導遊證,業餘時間還一起兼職帶團。李斌對中工網記者説,“導遊這個工作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能認識很多朋友,我很喜歡。”於是在2005年的時候,李濱放棄了IT行業優厚的待遇,進入旅遊行業做了一名全職導遊。

十餘年來,李濱每年帶團三百多天,服務遊客數萬人次,走過了四大洲,幾十個國家。他始終滿懷著對導遊這份職業的無限熱愛,一直工作在旅遊服務最前線。

“人生在世,不要在乎生活得怎麼樣,而是要在乎該怎麼樣生活。”這是李濱的人生信條。

李濱遇到過各種各樣的遊客,他對中工網記者説,“沒有有問題的遊客,只有有問題的導遊。遊客有意見肯定是導遊沒做到位。”工作中,他每天都會細緻觀察,換位思考。他相信只要將心比心,一定能夠真心換真心。

“挑團”是導遊行業常有的現象,人家不願意帶的問題團、困難團、老年團,到李斌這都來者不拒。李斌説他最喜歡帶老年團,因為這些人層次高,要求也高,對他來説是享受也是挑戰,他喜歡這種感覺。

2014年他曾帶了一個30多人、平均年齡73歲的老年團遊歐洲六國,在15天旅途中,李濱時刻關心著這些老人,光伸手扶團員上下車就達3000多次。旅途中正好趕上父親節,李濱身在國外,不能陪在父親的身邊。他對記者説:“我把這群老人當做自己的長輩,他們的孩子放心把他們交給我,我要做他們這15天的臨時好兒子。”

常年在外,各種情況都會遇到,危險也是難免的。每到這個時候,李濱都來不及考慮其他,因為遊客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據李濱回憶,2013年8月初,他帶一批遊客去台灣,途中遭遇百年不遇特大強颱風,台灣當地鐵路沖毀,公路中斷,他為了搶救一名團內遊客不幸被石頭砸傷。當時他來不及治療,強忍著劇痛,積極救助與協調,並安慰每一位遊客。這期間,他白天精心照顧團裏的老人小孩,深夜他還在反覆推敲研究修改行車線路、行程安排。最終他把每一位遊客安全的帶了回來,而辛勞過度的李濱卻暈倒在回家的公交車上。

“他像學者一樣淵博,像小品演員一樣的幽默。”這是李濱所帶過的遊客對他的評價。

李濱是個對工作有極致要求的人,他説:“每次出發之前都會仔細研究各個線路,還要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一查就是一天,看幾十本書,做幾千字的筆記,回到家之後還要花時間把這些筆記整理成自己的風格。”

李濱喜歡與當地人聊天,喜歡各地民間傳説。這些年,他非常注意積累,寫下3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蒐集整理創作了100多篇有關景點景區的民間傳説。每次出行李濱包裏都會裝著幾本筆電,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與行程有關的資料,遇到自己沒聽説過的內容他都會及時記錄下來。

“導遊生涯是有限的,服務是無限的。”李濱笑著對中工網記者説。作為一名高級導遊員,在李濱看來,帶好團給遊客美好的旅遊體驗是本職工作,提升服務技法,做好導遊培訓工作則是一份責任。

李濱説,“做導遊本身就是一個學習過程,不僅要向書本學習,還要向景區學習、向當地老百姓學習、向同行學習、向遊客學習,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充實自己,不斷將新鮮的東西充實到講解中去。”善於總結、歸納、創新的他還獨創了智慧導遊服務法、快樂服務法、文明旅遊引導三法寶等多種服務技法。

日常帶團中,為了讓每一位遊客玩得開心滿意,出發前李濱總會做足功課,提前了解客人生活、飲食等習慣,掌握目的地的天氣變化、交通住宿情況,以及景區景點的人流量,並給每位遊客發短信提醒旅途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旅途必備品。

導遊這個職業看似風光,但背後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在別人眼裏我也許是一個好導遊,但我不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李濱説。談到家人,李濱難掩失落之情,他覺得最虧欠的就是家人,父母生病不在身邊,夫人生病也不在身邊。就在半個月前,不到三歲的兒子不幸跌落骨折,需要及時手術,而他正身在馬來西亞帶團。

據了解,帶團之餘,李濱經常放棄個人的休息時間給導遊上課,並利用微信、微網志、導遊管理APP在多個平臺交流分享服務經驗。同時,他還積極參與多項校企合作項目,給江蘇經貿學院等多家院校旅遊專業及旅遊院校學生授課、認真參加校企合作“旅行社業務管理及導服技能實訓”系統的開發推廣,該系統目前已經在南京旅遊學院、江蘇經貿學院等7所高校應用,近千名學生受益。

“想做第一個從一線做到退休的導遊”,是李濱一直的心願。

這十餘年裏,他從零開始,以老師為師、以景區為師、以書本為師、以專家為師、以遊客為師,認真學習,刻苦鑽研導遊服務技能,用一份擔當、一份愛心、一份真情服務著每一位遊客,在導遊這條大道上,李濱始終堅持著赤子之心、踐行著學者之心、傳承著匠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