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説起拉坯,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但提起電影《人鬼情未了》的經典片段,恐怕就立刻明白了。在鬱鬱蔥蔥的景德鎮街頭,筆者見到了傳説中的“景德鎮拉坯第一人”、國家級技能大師佔紹林——出道二十餘年,既無仙風道骨般的談吐,也無掮客般的誇誇而談,不惑之年的他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只有精細、純粹與樸實。
精細:接縫誤差不超1毫米
“這個花瓶做得還行吧?”記者剛做了肯定的回答,就險些被佔紹林的下一句話嚇倒:“做這個花瓶的徒弟只學了十天半個月,之前啥都不會......”
一體成型的拉坯是佔紹林的獨創,但他公開了製作方法。 覃博雅攝
之所以進度如此驚人,並非拉坯工藝不難,而是因為佔紹林有一個成熟的訓練技法。包括卷泥、壓泥、開口、提升、修型在內的“五步法”,加上通用於揉泥和塑形的多種手法,熟練的話就可以達到“九分拉一分修”的拉坯效果(直接效果強于傳統的“七分拉三分修”方法)。 看大師娓娓道來,不吝賜教,記者忙提醒謹防泄密。“被人學去了更好,只會刺激我們更強大。”他一邊無所謂道,一邊如同理髮師一般“伺候”著一個泥坯——只不過手上不是剪刀和梳子,而是永遠拿著那半支陪著他“打天下”的鋸條。
佔紹林正在使用的這半根鋸條讓自己獲得了多項大獎。 覃博雅攝
為啥是鋸條,而且是故意折斷的半根?一端是圓的,可以塑弧形凹槽;一端是方的,可以雕刻線條;中間的長度刻度,便於在頂部打磨修型時保持半徑一致。佔紹林的作品凡是涉及榫卯結構,接縫誤差都不超過1毫米。用他的話説,無論是工具還是技藝,都是逼出來的。
想當年,佔紹林的師父給他下了出師的最後通牒之日,怎奈自己當時學藝不精。人爭一口氣,佔紹林卯著一股心勁兒,大冬天的光腳踩泥籌備原料,之後用原料拉坯成師傅用作示範的罐子。然而事與願違,費半天勁兒踩好的泥料很快用盡,而拉出的坯子始終沒有達到滿意的效果,只能全部搗碎重新踩。從第一天傍晚到第二天天亮,經過十幾個小時不停地作業,他終於做成一模一樣的罐子。每每回憶到這段經歷,佔紹林總是用“幹一行愛一行”作為解釋。
作品《悟靜》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覃博雅攝
以佔紹林的觀點,悟性和審美的成長永無止境,拉坯的技術只是形成作品的基礎之一,因此決不能通過技術高低評價作品的高下。“如果當年我沒有走出國門看世界,也不可能借鑒到國外的各種獨特理念,對審美觀念和線條把控也不可能如今天這般流暢。”在一場中外交流會上,外方畫了一個花樣,希望佔紹林照此當場拉坯。後者微微一笑:“如果我做得比你們畫的還好看怎麼辦?”全場譁然,但當作品完成後,所有人的嘴巴都從最初的抿嘴不屑變成雞蛋大。
“一個好的拉坯作品,需要有精氣神,而這是建立在綜合考量之上的。”如今佔紹林的作品早就超越了最初的拉坯範疇,已經融合物理學、美學和材料力學等多學科知識。
就是這麼一個總覺得自己有所不足的大師,在中國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獲得拉坯項目第一名,成為江西省首個拉坯大師榮譽稱號獲得者,更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和全國非遺專家數據庫成員。
純粹:收徒只要三種人
在佔紹林的工作室裏,記者本以為滿屋子的人都是僱員,經介紹,方知這些人多數是其徒弟,而穿梭其中的佔紹林也毫無架子。
佔紹林的徒弟們。 覃博雅攝
據佔紹林介紹,自己收徒主要面向三種人:
首先,自己會定期去貧困山區收徒,尋找衣缽傳承人的同時,也促進了公益事業的開展。
其次,招收居住在各地窯口附近的人。鄉情意濃,這類人群往往具備瓷藝的認同性,傳承拉坯技藝的可能性較大。
再次,招收美術院校和陶瓷專業的人。這類人群有一定知識體系,無論是在內部教學還是拉坯研發上,都具有先天的理論優勢。
徒弟中不乏外國人身影,説話間,就有幾名美籍華人女孩笑著經過。
那麼,什麼人不能收?佔紹林提及三種“嚴重不負責任”的人:
穿棉麻素衣去山間鄉間“修行”,名為“避世”實為曬朋友圈的人——本應回報社會、孝敬父母的年齡,卻浪費大好時光行無謂之事;
只算計自身的“月光族”——平日需要長輩們的接濟,一旦家庭因故需要財力和物力上的援助,則手足無措;
年紀輕輕未有成就,成日享受田園生活的人——若國家有需要,定然不會主動報效,而是逃避責任。
忠孝仁義,是佔紹林反覆提及的用人標準。“只要你用心,在如今的時代,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他提醒徒弟們,在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的年代裏,高水準的藝術家們有廣闊的藝術空間。如今,已有徒弟在中國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獲得三甲的好名次。
“羊頭揉”揉泥法可以將坯中空氣較為徹底地除去。 覃博雅攝
樸實:精益求精 口碑為上
明明能用機器批量生産,從而壓低成本,卻仍然保持純手工打造的操守;明明可以通過提高培訓費用,讓學生和政府機構買單,仍只收很少的費用甚至倒貼學生食宿;明明可以拉來投資人,以天使項目為名燒別人的錢,卻認為自己不該“昧心”賺這種錢。“什麼叫工匠精神,就是要傳承技藝,而不是掉在錢眼裏。”佔紹林難得露出嚴肅的神情。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這個現象也出現在某些上市的藝術品企業身上。投身瓷藝經濟的藍海,對於許多處於初創階段的瓷藝家而言,似乎是個不錯的誘惑。很多人建議佔紹林早點將作品推向市場,但遭到了他的婉拒。
“在技藝真正滿意之前,我不會求著資本介入。二十多年來,我在拉坯方面的成就只能形容為探索過程中的些許發現。對此,我問心無愧。”佔紹林深情地説。
佔紹林展示噴釉工藝。 覃博雅攝
在曾經的一次經商失敗後,佔紹林悟出一個道理:手藝人就該專心做手藝人的事兒。之後的一段時間,希望推廣拉坯技藝的他接觸到了與高校合作培訓的項目。
佔紹林最初的設想只是給這些象牙塔中的驕子們提供一個“玩泥巴”的機會,並未對實際的教學效果有過多期待。但當他一次性面對數百雙求知欲熱烈的眼睛時,心裏的那顆叫“情懷”的小火苗被點燃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從第一次與某重點大學200多人合作交流時的緊張忙亂,到如今一次性來300多人都遊刃有餘,佔紹林的交流推廣項目已經步入正軌。師生們紛紛反映,在陶瓷上創作的體驗比平時野外采風新鮮多了。另一方面,如此多人次的新鮮血液,對於昇華拉坯技藝審美層級的幫助十分明顯。
“老祖宗不會期望你沿著之前的腳步走——如果固守舊的審美和工序,景德鎮的瓷藝就會停滯不前。”看著自己的團隊正隨著交流融合的步伐而不斷升級技藝、洗髓伐骨,佔紹林感慨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