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018數博會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論壇上,來自北京、貴州、廣州等全國14個省、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和服務機構,共同發起了“公共資源交易跨區域協作行動倡議”。這意味著,公共資源交易跨區域共用協作成為現實。今後,只要進其中一家網便能共用上述14家省、市公共資源數據,並完成交易。
打通三級政府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貴州率先在全國打通了省市縣三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據。(資料圖)
公共資源交易和服務為何跨區域協作融合成一張網?看看貴州經驗就會得出答案。
2016年12月,貴州省建成並運作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透明、規範、可溯化運作。平臺縱向打通省、市、區三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據,橫向交互財政、住建、工商、國稅、地稅等部門的企業誠信數據、網路融合相關網際網路公開數據、社會大數據企業數據資源及加工服務,實現了跨部門、跨區域、跨時間、跨數據源的多維度多層次數據融合共用。
目前,貴州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共入庫法人主體資訊36230條,累計交換數據2362萬次,發佈各類交易資訊79421條,匯集業務數據、日誌數據6.3億KB,文檔性附件330GB,訪問量達720萬次。
大數據讓“瀆職”評委和陪標企業無處遁形
工作人員介紹貴州公共資源市場主體交易行為分析界面。(孔華/攝)
運用精準、實時、鮮活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開展大數據分析應用,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形成了“人在幹、數在算、雲在轉”的大數據智慧化服務監管新格局。
“打個比方,只要我們貴州有進場的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全球各地的網友登錄我們的網站都能看到相關資訊,並可以通過線上支付繳納投標保證金。”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趙煦介紹,資訊發佈、評標評審、結算交割等交易環節均可在平臺完成,真正實現讓企業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大數據的運用,還能讓“瀆職”的評標專家現形。
趙煦介紹,圍繞評審專家打分的傾向度、離散度、偏離度,系統會顯示,某些專家對某些企業的“偏好”,從而建成評審專家行為風險度查詢系統,篩查評審專家不規範行為。據此,2017年以來,他們共向貴州省評管辦上報評審專家違規情況報告21份,處理評審專家12人次。
此外,通過建立交易行為關聯度大數據分析模型,“陪標”、“圍標”、“串標”的企業也無處遁形。
“2017年,系統顯示有兩家企業在一年內分別參加了351次和175次投標,而且從來沒有中標。”趙煦介紹,“每次投標需要1到3萬元左右的成本,這兩家企業在一次都沒有中標的情況下還如此積極投標,由此可以推斷,他們是陪標專業戶。”
遠端透明交易,一探礦權增值率達9136.36%
遠端電子競價,方便了企業,也讓國有資産大幅增值。(孔華/攝)
利用大數據,打造“數據鐵籠”,捂緊了政府的“錢袋子”。
2017年起,貴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匯聚市場價格、政府指導價格及交易中心場內中標價格數據,建立工程建設主材(如水泥,鋼筋)投標價格合理性分析模型,對異常投標報價進行自動篩查預警,管控主材價格。
當年,在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的工程建設項目節資率為3.4%,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透明、規範的遠端電子競價,大幅度提升了國有資産價值。2017年1月26日,貴州省織金縣猴子溝鋁土礦普查探礦權在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掛牌出讓,起始價66萬元的探礦權,最後以6096萬元成交,增值率達9136.36%。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系統還大大提高了政府服務效率。2017年,貴州省單個項目在場交易時間平均由45天壓縮到25天(含項目公告發佈至開標法定時間20天、公示期3天)。
今年5月,貴州和海南兩省又成功開展了跨省異地評標,有效解決了本地專家類型不全、分佈不均、特殊專家資源稀缺、同地同化等問題,保障了項目評審品質,促進了公共資源交易的公平競爭。這也為14個省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機構跨區域協作提供了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