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一大成就是使數億人民脫離了貧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這也是對基層尤其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脫貧工作的明確要求。

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近年來攻堅克難、實招頻出。據悉,2017年西藏貧困農牧民收入增幅達到16%,減貧15萬人,1705個貧困村(居)脫貧退出,25個貧困縣(區)達到摘帽標準,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地處橫斷山區、交通情況複雜的昌都,是西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在這裡“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問題特別突出,“挪窮窩”成為昌都脫貧工作的重要內容,截至2017年,昌都開工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51個,搬遷入住158個。

江達縣位於川、青、藏的交界之處,歷史上曾先後隸屬於川、藏,也是解放軍進藏時較早經過的地方。2017年全縣共選派176名機關幹部到村(居)擔任書記,把87名優秀幹部納入鄉鎮領導班子,有效壯大了脫貧攻堅“生力軍”隊伍,截至2017年,全縣共完成2262戶1.02萬人脫貧摘帽。

圖為麥冬村的扶貧安置新居。攝影:楊悅笙

麥冬村2017年實現了脫貧,該村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屬江達縣2016年第二批易地搬遷建設項目,于2016年開工建設,總建築面積19999.48平方米,安置點總投資5700多萬元,共安置93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7戶,同步搬遷36戶,自2017年10月竣工後已經搬遷入住。

緊挨江達縣城的麥冬自然村(隸屬麥冬行政村),在脫貧摘帽後,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昌都市曾提出“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目前,麥冬村進入了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品質的階段,尤其是産業發展方面,精準施策,依據小村距離縣城近且村民已有運輸經驗的實際情況,支援組建農牧民運輸隊,通過小額信貸扶持村民購買農用車輛參與建材運輸業,通過集體招商開展酒店經營、培訓機動車修理等方式為村民鞏固脫貧成果拓寬渠道。

 

 圖為村民阿嘎多吉在和農牧民運輸隊的同事交流。攝影:楊悅笙

在鞏固脫貧成果過程中,避免因病返貧是一個考驗。麥冬村的做法是立足現實,多措防護,以幫扶對象的內生動力為主,不搞成“供養”關係。

走進村民阿嘎多吉家,房屋嶄新敞亮,設施具全,通過置換舊房搬進新居,阿嘎多吉不用掏一分錢,政府還安置了價值1萬元的傢具。他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從事建材運輸工作,每年可收入3萬元,後來又在脫貧幫扶下和妻子當起了公路養護員和生態護林員,加上低保,收入已經能夠基本滿足開銷,但現在由於4歲的小女兒被確診為先天性心腦疾病,自己和妻子不得不分出很大的精力去看護小孩,使得收入難以提升。目前,阿嘎的女兒已經受到資助免費前往武漢做手術,35歲的阿嘎對於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他預計今年可以將4萬元的小額信貸還完,待女兒有所康復,已經參加了酒店員工培訓的妻子也可以在酒店就業,家庭生活品質又能更上一層樓。(中國西藏網 記者/楊悅笙)

 

圖為村民阿嘎多吉在新居陽臺上與記者交談。攝影:楊悅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