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市民爭搶購買彩色電視。(資料圖片)

上世紀90年代,北京一戶家庭在看電視,而這臺電視機在當時是非常貴重的家庭財産。(資料圖片)


2017年5月24日,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某宿舍樓內,學生在使用“共用”洗衣機。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40年前,改革開放猶如一聲春雷,震驚世界。生活水準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國消費者不再滿足於手錶、自行車、縫紉機等物件,開始向電器化生活邁進。在這一背景下,電視機、冰箱和洗衣機組成的“老三樣”,成為當時小康家庭的標配。

40年風雲變幻,過去的“老三樣”,無論是功能、外觀、品質還是品牌形象都幾經更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三樣”的新模樣,不僅記錄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的巨變,也見證著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的成長歷程。

“老三樣”折射時代記憶

“電視第一次走進我的人生是上世紀80年代。那時,全村只有老張家有一台黑白電視機。記得每有熱播的電視劇,老張家就擠滿了看電視的人。”談到對電視機的第一印象,家住北京的李先生腦海裏浮現出兒時在河北老家的“黑白記憶”。

“那時,擁有一台電視機可以説是很多人的‘家庭夢想’,我父母也決定購買一台。記得當時家裏花掉了幾乎所有積蓄,還借了親戚一部分錢,才購置了一台14英寸‘凱歌’牌黑白電視機。這臺電視機一直用到90年代,此時18英寸的遙控彩電已經比較常見,家裏的電視也進行了‘升級換代’。”

現在李先生家裏,用的是一款65英寸的網際網路電視。打開4K高清螢幕,映入眼簾的是包括100多個電視頻道和視頻網站的選擇清單,節目可以回放,還有聲控功能。

李先生的經歷代表著那一代中國人的集體回憶,這些看似瑣事的生活片段,折射的卻是中國家電品牌在改革開放初期乘風起航的特殊歷程。

當時,與電視機“齊名”的,還有冰箱和洗衣機,合稱“老三樣”。

和電視機一樣,上世紀80年代的洗衣機還遠遠沒有如今的智慧化水準。洗衣機左側是洗滌桶、右側則為甩幹桶,整個洗衣服的過程,都需要人工來操作。那時的冰箱一般是單開門的,空間狹小不説,由於生産廠家並不注重産品的款式和色彩,冰箱顏色多以淺綠色為主。

就是這樣的“老三樣”,成為當時許多中國家庭夢寐以求的奢侈品。

“砸冰箱”砸出世界名牌

“老三樣”之所以成為奢侈品,原因在於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家電産業生産能力的嚴重不足。

在改革開放最初10年間,中國多數家電企業還處於萌芽狀態。TCL、康佳、海爾等家電品牌均初創于這個時期。

電視機是中國機電行業“長子”,也是市場經濟“活化石”。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國電視機行業從“追趕”、“並跑”走向“領跑”的40年。從1980年中國第一條彩色電視機生産線在國營天津無線電廠建成並投入試生産開始,中國電視機産業開啟了從引進模倣到自主自強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改變了大批中國家庭的生活場景。據統計,中國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彩電擁有量,從1985年的6.7台增長到1992年的19.5台,增長了近3倍。

相對於電視機産業在技術上一路前進,中國冰箱在改革開放初期則經歷了一場品質發展的陣痛。

上世紀80年代初,“雪花”牌電冰箱在全國市場的佔有率一度達到60%。雪花集團的前身是北京醫療器械廠,于1956年生産出中國第一台電冰箱。改革開放以後,雪花公司的産品由醫用轉為民用,雪花電冰箱也以性能穩定、價格適中及低返修率而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好景不長,1984年,“雪花”從國外引進一條生産線,將年産量提升到10萬台。但是由於第二條生産線投産後,雪花産品的不合格率驟升,雪花冰箱開始陷入困境。

與此幾乎同時的1985年,中國冰箱行業發生了一件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張瑞敏“砸冰箱”事件。那時,海爾公司連發工資都困難,卻用這一錘,砸出了海爾的“名牌戰略”,也砸出了中國家電品牌的品質意識。

中國家電出海的萌芽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孕育。標誌性事件是,在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招標中,海爾冰箱戰勝10多個國家的同行,第一次在國際招標中中標。這為此後十幾年內,海爾在美國、歐洲建廠奠定了基礎,也為中國家電産業出海探索了道路。

“新模樣”源於智慧創造

滾筒洗衣機、大容量洗衣機、變頻洗衣機、烘乾洗衣機……在北京一家家電商場內,面對琳瑯滿目的各類洗衣機,顧客李女士犯了難。

李女士家上次購買洗衣機還是8年前,當時她買的是一台雙桶半自動洗衣機。雖然這臺洗衣機現在還能用,但看到鄰居家外形“高大上”的全自動滾筒洗衣機時,李女士的購買欲又被刺激出來。

“沒想到,一台洗衣機也能這麼先進,水位、泡沫、溫度等都能精準智控,有的還能聲控,説句話就啟動了。”李女士表示,這次回家要好好“做功課”,研究一下各種智慧洗衣機的功能特點,再決定購買哪一款。

洗衣機的智慧化是當下中國家電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不同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引進和學習階段,如今,中國家電行業已經進入自主創新的發展新階段。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國,中國正在智慧製造上逐漸打開高品質增長的突破口。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電子企業,康佳今年也迎來自己的38歲生日。康佳最早以收錄機業務起步,並於1984年首次進入電視行業。如今的康佳已不再將自己定位為單純的彩電企業,而是深入到網際網路運營和供應鏈管理領域,希望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

對於電視製造業而言,具有超高清解析度的8K技術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康佳大力推進8K技術的研發,獲得了多項技術發明專利。據康佳有關負責人介紹,其自主研發的8K圖像處理晶片擁有目前市場上唯一單線傳輸8K 60Hz信號的技術。這意味著,在8K技術領域,康佳已經具備世界領先水準。

“科技創新是我們所秉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它仍將是康佳的核心驅動力。”康佳集團總裁周彬表示。

在冰箱行業,科技創新也進行得如火如荼。近日,家電企業美的發佈了一款人工智慧冰箱,這款冰箱具備遠端語音識別、毫秒級圖像識別、智慧殺菌等功能。同時還配備了21.5寸隱形觸摸屏,冰箱裏內置的高清防霧攝像可毫秒級精準識別超500種食材,然後通過螢幕展示給用戶。

數據顯示,2017年智慧電視零售量滲透率已達88.9%,正在逐步形成集影視、購物等為一體的娛樂生態使用場景。智慧冰箱等産品的使用場景已涉及採購、物流、推薦、烹飪等圍繞食品的生態鏈。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系統化的智慧家庭場景已經呼之欲出。

“新時代”呼喚品牌創新

從黑白電視到網際網路彩電,從單筒洗衣機到滾筒全自動洗衣機,從淡綠色的小型冰箱到如今的人工智慧冰箱,過去的“老三樣”已經煥發出新模樣,其奢侈品的形象也早變為生活中的必需品,這是改革開放帶給國人的生活變化。

如今,中國在全球市場已經穩居家電大國地位。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産區和消費區,中國向全球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家電。

而在中國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品質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各大家電品牌也開始乘借中國智造的東風,投身智慧家庭業務,站在了世界家電市場創新的風口浪尖。其表現之一,就是在去年9月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展上,來自全球1800多家參展商中,中國企業就達700多家,佔比約為40%。

周彬表示,在國家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金融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大環境下,新産業也迎來了大好發展機會。“這也讓康佳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在現有改革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性推進戰略轉型升級,以期實現跨越式發展。”

同時,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也不斷帶動中國家電走向世界。

過去,在國外家庭裏,並不容易看到中國的家電品牌。現在,無論是在歐洲盃足球場、奧運會體育館還是普通人家裏,都能看到中國家電的身影。目前,中國家電已經佔據全球貿易重要地位。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家電銷售規模(含內外銷)超過4.3億台,其中45%對外出口。其中,以康佳、海信、創維、TCL、長虹、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每年有超過6500萬的電視從中國出口到全球各地,幾乎佔據了全球銷售一半以上。

如今,“老三樣”正集體升級蛻變,通過産品和技術創新提升品牌價值,向全球消費者展示中國品牌的魅力。

“中國家電産品‘走出去’的使命已經完成,目前正進入中國品牌和中國創新‘走出去’的新時代。”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