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180523114135_副本_副本.jpg

“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正式啟動 中國網 王東海攝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記者向婷)5月23日,2018中國扶貧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亞洲開發銀行聯合發起的“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在論壇上正式啟動。本次活動面向全球關心扶貧的組織和個人徵集原創優秀減貧案例,旨在以案例為載體,推廣分享國內外扶貧成功實踐,為構建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幫助億萬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獻計出力,推動“共建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活動於5月23日至8月23日徵集案例,經主辦方初選後將案例提交評審專家組,最終確定100個最佳減貧案例。評選結果將於10月公佈。獲獎者將獲得主辦方頒發的證書。此外,最佳減貧案例還將發佈在“中外減貧案例庫及線上分享平臺上(http://case.iprcc.org.cn),激發全球範圍內的減貧知識分享和思想交流。

 

據悉,徵集的案例內容需與扶貧高度相關,按照中外減貧案例庫提供的案例編寫規範進行編寫,參與評選活動的案例至少符合以下三條標準之一:一是減貧效果突出;二是有可能在更大範圍內推廣;三是對減貧實踐具有反思意義。

 

這是全球7家權威機構首次聯手,共同啟動的國際減貧領域首創的案例徵集活動,吸引了眾多國際機構的參與,是創新和深化全球減貧夥伴關係的最新嘗試。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總編輯王曉輝表示,希望更多國際組織與個人攜手合作,分享經驗,集思廣益,共戰貧困。

 

知識共用,廣泛參與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中國及蒙古代表馬泰奧指出,各大機構發起“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不僅能讓其他發展組織,也能讓其他發展中國家關注到“中外減貧案例庫及線上分享平臺”。“如此一來,更多組織和國家將為案例庫提供內容,知識也可以更加廣泛地共用。”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張廣平表示:“一方面希望這次活動能收集到更多國內外優秀的減貧案例,豐富案例庫內容,更好地推動國際減貧交流;另一方面希望這次活動讓更多的人關注扶貧,參與扶貧,為實現減貧目標,共同努力!”

 

加強對話,創建機制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本·濱瀚則認為,徵集活動可以激勵人們審視過去的做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案例進行整理,並傳播出去。他表示,“案例將成為學習及共用學習體系的一部分,後者不僅對中國的政府議程很重要,對其他國家同樣如此。”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和朝鮮代表馬文森也強調知識分享的重要性。他認為:“減貧知識分享至關重要,面臨相同挑戰的國家可以加強對話,分享記錄在案且內容詳實的經驗,創建機制將其本地化。這也是我們與合作夥伴的工作重心,將極大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和南韓局局長郝福滿表示,“我希望本次活動可以激勵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優秀的減貧案例。我們非常期待看到這樣的案例,也希望它們能被推廣,助力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中國代表屈四喜同樣認為,活動將匯集各大機構和個人在減貧方面的豐富經驗與實踐。“我們鼓勵創新,因為它有助於建設更美好的世界,不讓一個人掉隊!”他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