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前,“一幅畫”定義了一座城;600多年後,這座城再拾畫筆,一幅全新的“富春山居圖”正徐徐展開。

産業轉型換回一江清水

富陽,有著“中國造紙之鄉”的美譽,作為當地的支柱産業之一,造紙業的稅收佔比曾一度達到三分之一,直接間接就業人數達10萬餘人。産業繁榮了,但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造紙業,卻染臟了富春江水,熏暗了富陽群山。

眼看著《富春山居圖》漸漸“失色”,富陽決意要推進造紙行業轉型升級,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送一江清水入杭城”,重現美麗富春山水。

為改善富春江的水質,富陽先後啟動了六輪造紙行業的整治提升。重拳之下看改變,數據顯示,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富陽累計關停造紙廠343家,生産線551條,淘汰産能617萬噸,並計劃到2019年騰退全部造紙企業。造紙行業稅收佔比也從2012年的32.8%下降到了2017年的不足8%。

雖然經歷了整治的“陣痛”,富陽終於還是換回了看得見的春江綠水。截至2017年11月底,富春江出境斷面水質連續35個月優秀,富陽12個地表水監測斷面、4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隨著富春江水質的提升,富陽“外灘”生態景觀線也一片生機。在富陽江濱西大道景觀廊道(二期),風車、沙灘、花海、棧道……與富春江景相得益彰,“我們平時沒什麼事情,就來江邊走一走,坐一坐,空氣好,景色也好,走起來舒服,心情也好。”在廊道綠道和小廣場上,總能遇見慢跑、散步的人,這裡已經成為富陽百姓日常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不僅如此,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的皮划艇和賽艇項目賽場選址也選擇了富春江。

環境優化扮靚美麗鄉村

5月中旬的江南,氣溫直逼盛夏,而在黃公望景區,處處透露著幽靜與安寧,微風拂過,是陣陣的青草香,山腳下的黃公望村,在鬱鬱蔥蔥的綠化中隱約可見。

2007年4村合併而成的黃公望村,現有農戶768戶,總人口2938人,全村園林面積213畝,山林9731畝,森林覆蓋率85%以上,是個天然氧吧。

2017年以來,富陽圍繞“拆違建、清溪流,掃乾淨、堆整齊,種滿園、點漂亮,增收入、人和諧”24字要求,大力開展美麗鄉村、美麗城鎮、美麗經濟“三美”建設,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最美示範區。”黃公望村所在的東洲街道就是“三美”建設的主陣地。

去年,東洲街道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總投資859萬元,共涉及21個整治項目。黃公望隱居地景區入口,新增面積300平方米的生態停車場;公望路、廟山塢路,增加排水井,完成瀝青路面鋪澆、道路劃線;位於廟山塢路、村便民服務中心的兩座公廁,改造一新;綠化補植7000方、整治立面2萬方、拆除違建380方、垃圾分類全面鋪開……

經過一年的努力,東洲街道各鄉鎮實現了綠化滿村,其中黃公望村更是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並獲得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榮譽稱號。潺潺溪流,青翠茶園,身處黃公望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黃公望筆下的悠然意境。

美麗鄉村孕育美麗經濟

早在10幾年前,依託獨特的文化底蘊地緣優勢,黃公望村的村民就開始嘗試做農家樂生意。隨著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自然生態的治理恢復,村容村貌的日益改善,黃公望村的農家樂生意也“煥然一新”。

村民朱梅娟是黃公望村第一批開辦農家樂並擴大經營的。2012年,朱梅娟投資100多萬元在自己家辦起了農家樂,一幢三層樓的房子,二樓和三樓都是客房,每到週末都會住的滿滿噹噹,朱梅娟説,現在平均每年都會有20萬元左右的收益,這比以前她和老伴在外打零工、做生意安穩的多,也賺的更多。

據介紹,目前黃公望村本地村民自辦的民宿有30家左右,一戶一景,各有特色,此外,三味農莊等特色農莊都辦的有聲有色。黃公望村如今是富陽典型的“富裕村”。2017年,黃公望村的集體可支配年收入580余萬元,每人平均收入約35900元。村民們住著小洋房,開著小汽車,臉上挂著小幸福。(劉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