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兆舉在大賽中。圖片由本人提供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崔兆舉表示自己的心情其實像坐過山車一樣,“因為現場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
剛到達阿布扎比就看到了比賽用墻和平時訓練用墻的不同。平時訓練中,崔兆舉都是使用磚砌墻面,但是真正的比賽場上卻是要使用泡沫板搭建的墻面。這樣一換,墻面整體輕了很多,也更加不穩定,這給崔兆舉他們的貼面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接下來又要面對電鋸被禁用的困境,不得已,崔兆舉只能用手鋸,比賽時對切割精度要求很高,時不時會碰到像小拇指指甲蓋這麼大小的瓷磚需要切割,這也使得他的進度相比較練習時慢了一些。好在崔兆舉在第二天及時調整好了,第三天、第四天發揮得很好。
崔兆舉最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奪冠,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日復一日的訓練磨練出來的“半毫米誤差”技能才是關鍵。
崔兆舉總結,技能訓練並不是簡單的反覆過程,要善於思考和總結才能提高。每一次訓練前,他都會對整個作品的施工工序進行設計,計劃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時間,確定品質目標。在訓練結束後,將實際施工的時間、品質與施工前規劃的目標進行仔細的對比,對於與規劃目標有差距的工序,結合建築施工品質分析中的“人、機、料、法、環”等幾個因素進行分析,搜尋原因,並找出解決辦法,同時在下一次的訓練中進行改進。
正是這種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使得崔兆舉每一次訓練後都能取得進步和收穫,在提升技術的同時,也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源於平時的紮實積累,在世界技能領域的頂級賽場上,崔兆舉憑藉其高超的技能水準、過硬的心理素質克服了種種困難,經過累計22個小時的漫長賽程,以近乎完美的表現令世界各國裁判為之折服。
金牌,是一個新的開始
崔兆舉最近看到一個卡通人物,就想著用自己的技能把它做出來。“當我在貼、切、鑲嵌的時候,我感到我全身心都投入進去了。”崔兆舉這樣描述自己的製作過程,當看到自己的作品如此完美與漂亮時,那種成就感,讓他真正地感受到了這門專業的魅力所在,也讓他發現自己更加熱愛這項工作,更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
崔兆舉用瓷片做的卡通人物(左),崔兆舉正在訓練(右)。圖片由本人提供
從阿布扎比凱旋回國後,崔兆舉迅速投入到學校的理論技術學習中,繼續刻苦鑽研,拓展自己的專業能力,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課業學習之餘,他積極總結賽訓經驗,為後續的技能人才培養、生産工藝改進和賽訓手段優化儲備了寶貴的技術資源。
崔兆舉説:“金牌的獲得,只是給比賽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我的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這枚金牌,對於國家來説,是一個“零”的突破。而這段經歷對於崔兆舉個人來説,是一個新征程的開始。
世賽短短幾天的經歷,讓這個青年人見識了世界先進國家的技術水準,讓他深知自己距離“大國工匠”的要求還差得很遠,成績已經成為過去,未來的路還有很長。崔兆舉知道,只有謙虛謹慎,認真學習,才能繼續前行,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實現報效祖國的夢想。(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尚君 實習生 王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