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後的毛裏湖重新煥發風采。  通訊員  盧祖華 攝

華聲線上5月13日訊(記者 劉濤 潘梁平)湖南最大的湖,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洞庭湖。如果問湖南第二大天然淡水湖,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5月13日,“美麗中國長江行 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網路主題活動湖南站的媒體團走進常德津市,泛舟湖南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毛裏湖,微風拂面,怡然自得。

若是在五六年前污染嚴重的時候,恐怕在湖上泛舟就不是這麼享受的事情了。通過這幾年的綜合治理,毛裏湖在2016年雙喜臨門,不但成為了國家濕地公園,還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填補了津市國家A級景區的空白。

治理後的毛裏湖重新煥發風采。  通訊員  盧祖華 攝

污染嚴重的時候,牛都不到湖裏去洗澡

毛裏湖位於津市東南部,屬洞庭湖水系,由100多條溪河溝汊匯集而成,是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湖泊總面積達6250公頃,流域面積387.63平方公里,常年蓄水1.38億立方米,集飲水、調蓄、養殖、灌溉等功能于一體,是典型的綜合型湖泊。

毛裏湖養育了一方人,域內孕育了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周邊農耕文化、佛禪文化、漁文化、民俗文化自古沐浴在濃郁的湖湘濕地文化之中。這些深厚而久遠的文化底蘊,既是先人留給津市人民的寶貴財富,更是歷史傳承未來的重要載體。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津市毛裏湖是沒有污染的一湖清水。毛裏湖鎮樟樹村書記歐陽高平告訴記者,80年代的時候,村裏的人都是直接到湖裏打水喝,“燒開喝也行,很多年輕人直接喝。”歐陽高平説。後來毛裏湖承包給了一家公司用於養魚,為了讓水中産生供魚吃的浮游植物,該公司向湖體大量投肥。“剛開始的時候,一大船一大船的往湖裏投肥,一天不知道投幾船。”歐陽高平説,“厲害的時候,水中都是綠藻,能見度幾乎為零。”大規模的向湖中投肥,最終造成湖水富營養化。“村裏的人看到後就罵,説這事搞得很缺德。”歐陽高平回憶説,“白鷺也不來了,來了找不到魚吃。”更嚴重的是,連農民家裏的牛都不下水了,“趕都趕不下去,不知道是不是下去洗了身上癢。有時候牽牛去喝水,牛到水邊聞一下調頭走開。”

除此之外,周邊水産養殖大戶在承包的湖面設置圍欄和網箱,精細化養魚養蚌,水體污染嚴重。另外還有湖邊養豬養雞的,廢水、動物糞便直接往湖裏排。“臭啊!刮北風南邊臭,刮南風北邊臭,不颳風周圍都臭。氣溫異常的時候,臭氣熏天,難以忍受!”説起過去的嚴重污染,歐陽高平痛心疾首。

80年代能夠飲用的毛裏湖水,在污染中漸漸降為劣V類水。

治理後的毛裏湖重新煥發風采。  通訊員  盧祖華 攝

開創“四圈共治”模式,給毛裏湖“解毒”

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受到重視,綠色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重現毛裏湖優美環境成為了津市人民和津市市委市政府的不二選擇,給毛裏湖“解毒”則成了重中之重。

2011年3月,毛裏湖被正式批准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13年,治理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在湖南省政府支援下,于2013年將毛裏湖水域功能類型由漁業用水調整為飲用水源,全面禁止投肥養殖。2014年8月,津市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毛裏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近年來,津市市委市政府爭取國家資金5.1億多元,地方配套8.7億元,全面推進43項生態治理工程。

回顧6年多的創建過程,毛裏湖國家濕地公園之所以能成為全省濕地公園建設的“領跑者”,主要取決於成功開創出了津市特有的“四圈共治”新模式。

“四圈共治”首先是認知“決策圈”,高站位佈局,實行“四化”領治。津市市委市政府把毛裏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試點建設作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首位戰略”,列為“一號工程”。其次是探悉“治理圈”,全要素運作,以濕地湖區為核心,實施水源提質、種植水源涵養林、增加湖濱緩衝帶、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網格化監管體系、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等措施。第三圈為追蹤“保護圈”,建立防洪排澇保護網、環境衛生保護網、畜牧養殖保護網、環湖流域保護網。最後一圈是解碼“生態圈”,實施“三建”大治,為毛裏湖濕地公園成長與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環境支撐。包括“綠色津市”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農業”建設。

牛又在湖中悠閒地吃草了。

工作做了一籮筐,終於又見牛下水

為了把毛裏湖治理好,津市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經過多輪談判,與承包毛裏湖的公司達成協定,採用人放天養的模式,不再投肥,讓最大的污染源“剎車”。“現在絕對不能投肥了,只能天養。這個談判過程很艱難。”毛裏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主任彭敏告訴記者。

其次是拆網拆圍欄。據悉,毛裏湖共拆除湖體中全部網箱1.19萬口和圍欄1.7萬米,拆除湖汊攔壩9處,拆除關閉飲用水源保護區內藠果加工企業10家。邊拆還要邊退。就是實行退塘、退田、退養,累計退還水面15000多畝;退養沿湖1000米範圍內畜禽養殖企業258家。“開始的時候老百姓意見非常大,工作很難推進。”歐陽高平説,“我們沒有其他辦法,只能一家一家到府。你想想,其中有一家,養豬場剛建好,一頭豬都還沒開始養,我們就要他拆了,他肯定不願意啊。我們只能從容易説服的開始,一家一家做通工作,最終讓他們全部退出。真是工作做了一籮筐。”

好在艱苦的工作最終取得了成效。經過治理,毛裏湖水質已經從劣V類提升到III類。老百姓也享受到了治理的好處,“當初反對的人,現在都説政府做了件好事,再也不用聞臭氣了。他們説寧願少賺點錢,也要多活幾年。”歐陽高平説。“現在白鷺也回來了,它們來的時候是非常壯觀的。”而就在記者與歐陽高平在船上聊著毛裏湖的現狀時,遠處的一頭牛正站在湖邊的水中,悠閒地吃著草。

經過有計劃的科學治理,以及圈圈保護,毛裏湖國家濕地公園成為了江南湖泊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的典範。並於2016年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改頭換面,成為津市市第一處國家A級景區。

當然,毛裏湖的目標不止於此。彭敏告訴記者,他們的目標是讓毛裏湖的水質達到I類。“這有難度,畢竟投肥這麼多年,底泥都被污染了,需要很長時間才行。”彭敏説,“但現在政府重視,老百姓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高,他們現在都會主動把垃圾帶走,還有志願者主動參與保護和治理,我們有信心把毛裏湖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