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網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林偉吟 劉文琴
圖/金羊網記者 周巍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稱呼;病房,總被視作冰冷的存在;不過,冰冷的病房卻因為有了媽媽的陪伴變得溫暖。
今天是母親節,我們關注病房裏的媽媽——她們有的是白血病患兒的媽媽,有的是守護新生兒生命安全的醫生媽媽,卻有著一樣的經歷:為孩子無私付出,哪怕美麗的容顏變得憔悴,哪怕犧牲了自己的生活,也要留下最美、最燦爛的笑容給孩子,給親人,讓他們感受到快樂和溫暖。
樂做“執媽”的張睿醫生在出門診
醫生媽媽:
她守護萬千母子,卻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
“我記不清楚自己接生了多少個孩子,我特別願意當這些孩子的‘執媽’。”
5月9日,在剛剛結束一台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的剖腹産手術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産科副主任醫師張睿終於舒了一口氣,為了這臺手術,她當天早上6點多就到醫院做術前準備。手術做了2個多小時,由於胎盤植入太深,最後為患者輸血上千毫升。患者是一位不容易的高齡母親,曾經3次懷孕都沒有保住胎兒,最後做試管嬰兒成功懷孕,卻出現了十分凶險的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從接收這位患者起,張睿就密切關注著病人的每一次産檢指標。因為太過焦慮,患者時不時往醫院跑,5月8日,懷孕34周的患者突然出現出血症狀,無法繼續保胎,詳細評估後張睿團隊做了週密的手術方案,最終保住母子平安。
張睿1992年起從事産科工作,如今是國內知名産科醫生,被許多高危妊娠孕産婦視作“保護神”,因為她接收的大多是有著反覆流産經歷等坎坷“孕史”的孕産婦,她們幾乎把她當成了“最後的希望”。“曾經有位患者在我寫病歷時,搬了張凳子就坐在我身邊,她説待在我身邊就有安全感。”張睿笑著説,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她們的懷孕經歷坎坷,心理較為焦慮脆弱,她十分理解,“我用心待她們,她們也能感受得到,久而久之,患者就成了我的朋友。”
從年輕的産科醫生到如今經驗豐富的“産科聖手”,張睿接生過的孩子已經數不清,她一直是這些高危妊娠産婦和新生兒的“守護者”,她説:“我特別願意當這些孩子的‘執媽’。”
張睿自己也是一位母親,她的兒子今年讀高三,馬上就要參加高考。這些年來,張睿只要有時間,都會盡可能地陪伴孩子,但相比之下,她給兒子的陪伴遠遠少於病房裏的患者。“我首先是一位醫生,我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證每一個生命的安全,同時我又是母親,我希望能夠陪伴孩子,但確實太忙了。”張睿説,今年母親節,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全心全意地陪伴自己的孩子。
5月10日,邱女士悉心照料身患白血病的女兒,為她準備三餐,輔導她寫作業
患兒媽媽:
讓孩子堅強面對疾病,學會珍惜幸福
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兒童血液科病房裏,幾乎每一個病床前陪護的都是媽媽,31歲的邱小娟(化名)是其中的一位。和其他媽媽時刻呵護著病床上的病兒不同,她和患白血病的女兒佳佳(化名)一直堅持著孩子上學時的日常作息。
佳佳今年11歲,2017年年底出現體力透支、上樓乏力等症狀,今年1月被確診為急性髓性白血病。得知女兒得病那一刻,邱小娟説有一種“天都塌下來”的感覺。她20歲生下女兒,一直視若珍寶,怎麼會得這種病呢?“那段時間我一直在自責,是不是自己哪沒有做好,又或者懷孕時有什麼地方沒注意導致孩子基因突變?”胡思亂想的她那段時間天天以淚洗面。
但沮喪無法改變任何現實。冷靜下來後,邱小娟和母親帶著女兒從西雙版納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血液科。“當醫生告訴我,孩子的病能治時,我就堅定了要和女兒一起戰鬥的決心。”邱小娟美麗的眼睛裏透著堅定的目光。她告訴女兒:“不能老把自己當病人,只有這樣,身體裏的好細胞才能打敗壞細胞。”
佳佳乖巧又懂事,按照媽媽給她制定的日常作息計劃,住院這幾個月,每天除了做治療外,她都按照學校的進度在學習功課,“生病了,心態要保持好,如果我把她看成是病孩子,她也會覺得自己是病孩子,就會失去鬥志。”邱小娟説,佳佳樂觀又堅強,至今經歷了7次骨穿和8次腰穿,從來沒有掉過一滴眼淚,化療讓她吃不好睡不著,還會嘔吐,她也從來沒有抱怨過一聲。“反而是我,經常在孩子進去檢查後哭得不行,直到她安然被送出來才稍微放心。”邱小娟説,她也曾傷心絕望過,但這樣對女兒的病情並沒有一絲幫助,最終她選擇了堅強面對。佳佳唯一的一次哭泣是化療後開始掉頭髮,媽媽告訴她,為了更好地治療,她需要剃掉原本齊腰的長髮。孩子傷心地哭了,但在媽媽的安慰和鼓勵下,她最終同意了剪髮。如今,頂著小光頭的佳佳是病房裏的“小紅人”,她和每一個病床的孩子都成為了朋友。非治療時段,她就跟著護士姐姐到各個病房去發藥,還幫著推車,深得醫護人員和其他患者的喜歡。
對於生病,佳佳一直都樂觀面對。她説:“上天給了我很多聰明,也給了我一點點笨,但它發現聰明有點多,所以給了我一點疾病。”她告訴記者,生病是她人生中的一次難忘的經歷,因為生病,她才知道她以前的生活有多幸福,她今後會更加珍惜幸福。
邱小娟説,或許是命運眷顧,她終於等到了和女兒全相合的骨髓配型,下個月佳佳就能做移植了,“接下來會比現在更辛苦,我都和她做好了心理準備,她説她不怕,一定要把病魔打敗。”
“如果我把她看成是病孩子,她也會覺得自己是病孩子,就會失去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