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玉村內一條筆直的公路通入村內。李政葳 攝

綠油油的青稞和麥子隨風泛起綠波,幾株上千年的野桃樹已經零星挂果,走進山南市隆子縣鬥玉珞巴民族鄉鬥玉村,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的是一幢幢色彩靚麗的珞巴民居,沿溪而建的觀景步道讓人宛若行走在城市園林。

鬥玉珞巴民族鄉位於隆子縣的東北方向,距離縣城129公里,是隆子縣六個邊境鄉之一,也是山南市唯一的珞巴族群眾聚集地,全鄉下轄3個行政村,10個自然村,共有197戶、644人,珞巴族佔33%。

在當地陪通走訪的人群中,鬥玉珞巴民族鄉黨委書記王平個子不高,穿著一身深色西裝,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位漢族基層幹部。作為“藏二代”,王平1995年來到隆子縣,2012年到鬥玉鄉任職。

在王平的指引下,記者一行來到村民格桑拉姆家。她家是一座二層的現代小樓,墻腳裝飾著仿製樹皮、墻面裝飾著籬笆圖案、屋頂鋪滿鋁制稻草,展示著獨具特色的珞巴民族文化。

“珞巴族以前在深山密林居住,原來建房時多使用稻草、竹子等簡易材料,現在生活改善了,如果還用傳統材料建房不耐用、不安全。新改造後的房屋使用鋁制材料,仿製了傳統建築的裝飾風格,防火、防水,住起來更舒適了。”王平説。

格桑拉姆家裏有4口人,樓上樓下共有14間房,她的女兒在安徽讀中學,兒子大學畢業後準備考公務員。在二樓主屋墻面上貼滿了女兒的獎狀,獎狀旁邊還放置了無線路由器,村裏已經實現了無線網路全覆蓋。“很感謝對我們的關注,吃的、住的都很滿足。”格桑拉姆用藏語反覆重復這幾句話。

走出格桑拉姆家,路過一大片青稞地。王平説,去年全鄉的農作物播種總面積484畝,其中青稞播種面積204.2畝、小麥180.4畝;全鄉村民還有挖蟲草收入,去年共發放採集證313個,採集蟲草26.34斤,産值128萬餘元。另外,鬥玉鄉特色産業方面還有糧食深加工(天麻黑青稞加工)、民族手工業(藏式卡墊編織、木材竹器加工等)。

穿過一條筆直、平坦的柏油路,來到村口的珞巴原鄉廣場。此時,蔚藍的天空下,一群能歌善舞的珞巴族年輕男女正在排練著舞蹈。“他們排練的是一段經典的原生態舞蹈《犀鳥之魂》。”王平的“搭檔”、鬥玉珞巴民族鄉鄉長扎西央金説,犀鳥是珞巴族民間傳説中的神鳥,它的故事只在族人世代口述的傳説中,文字書籍中並無記載。

記者看到,在鏗鏘有力的歌聲裏,男舞者手握大刀、女舞者背著竹簍,時而躬身祈福、舉刀長喝,時而圍成一團、展現豐收的喜悅。“珞巴舞蹈植根于生活實踐,動作多模擬動物鳥獸的形態和動作,還有人們捕捉、馴養動物的歡快場面。”扎西央金説。

鬥玉鄉是珞巴民族鄉,對於民族文化採取搶救、保護、傳承的方式,在2017年7月25日,鬥玉鄉組織開展“玉珞節”活動,初步形成了珞巴服飾、珞巴刀舞等為主體形式的節目框架和由9個完整的珞巴原生態節目組成的文藝演出體系,收集了2000余條珞巴語詞彙。另外,該鄉還加強對珞巴文化陳列館的建設力度,增添了珞巴族的器物展示。“通過這些方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下去。”王平説。

可喜的是,作為邊境一線鄉,鬥玉珞巴民族鄉的邊民補助從2700元漲到了3900元,減輕了鬥玉鄉貧困戶脫貧的壓力。截止去年底,該鄉已經全面實現脫貧。“為防返貧現象發生,鬥玉鄉扶貧工作重點轉向老百姓增收、推進産業發展促增收、推進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促增收、推進技能培訓促增收……”王平説。

從2014年開始,全鄉投入大量資金改善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鬥玉珞巴民族鄉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現在,鄉里的水源、草地得到有效保護,保持了原生態,環境美了,建築更有特色,遊客也多了起來。“村民們發展民族手工業和旅遊業,開家庭旅館、開餐館,靠自己的雙手致富。這兩年外出學駕駛證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從這個側面能看出老百姓不斷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王平説。

站在村口指著腳下通向遠方的公路,王平滿懷期待:“這條路預計2019年可以修好,‘要致富先修路’對於邊境鄉鎮來説更為重要,未來與隆子縣和林芝市的聯繫會更加緊密,對鄉里輻射作用會越來越強,群眾生活水準一定能再上新臺階。”

  珞巴文化陳列館增添了珞巴族器物展示。李政葳/攝)

  珞巴原鄉廣場年輕男女錶演原生態舞蹈《犀鳥之魂》。李政葳 攝

  格桑拉姆家住房的墻腳、墻面裝飾展示著獨具特色的珞巴民族文化。李政葳 攝

  鬥玉鄉生活設施完善。李政葳 攝

  鬥玉鄉生活設施完善。李政葳 攝

  村外是一片綠油油的麥田,高山藍天映襯下景色格外美麗。李政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