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忙力克 ·托合提如則(右)在工地上粉刷房屋。
4月19日,在策勒縣策勒鄉烏喀迪村,記者見到了皮膚黝黑的忙力克 ·托合提如則。沉思過後,他講起自己的奮鬥故事,他説:“我越努力,生活就越幸福,就越感黨恩。”
忙力克發自內心的感觸,是從何而來呢?
46歲的忙力克年輕時就非常勤勞。由於村裏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只有1.4畝,在土地裏刨食根本無法改變貧困的生活狀況,這一點,忙力克的心裏十分清楚。從1995年起,忙力克毅然從土地裏走出來,開始做小生意,搞杏仁加工。2006年,他發現鄉村建築工程蘊含商機,於是他開始學習建築工程技術,承包建築工程。2009年,忙力克了解到種大棚收益高,又立即付諸行動,開始種植蔬菜大棚。村裏的17座大棚,他是帶頭承包的,他的3座大棚裏種植了辣椒、番茄、韭菜、大白菜。同時,每年夏天忙力克依然承包建築工程。他的妻子也從去年3月開始,在縣城開了一家涼皮店,生意不錯。
從家裏一無所有,到住進安居富民房,買了新車,家電漸漸配備齊全,忙力克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與記者談起這些年的發展,忙力克感慨地説:“這一切,都是依靠黨的好政策,你看,我種植大棚需要承包費4萬元,政府減免到1.2萬元;我蓋安居富民房,政府也給我2.85萬元補貼;村裏建設大量安居富民房,更是為我和村民們參與到建設中提供了好機會。”
忙力克粗糙的雙手,是他奮鬥的見證。
眼下,忙力克特別忙,他正在建設一座兩層樓的門面房,包括9個門面,除了增開一家涼皮分店,其他的他打算全部承包出去。忙力克説:“今年在政府的支援下我自己投資50多萬元蓋門面房,可以安排更多村民就近就業。”
心懷感恩的忙力克,幫助其他村民一起致富。他教村民蔬菜種植技術,今年,他還把自己一個大棚裏的韭菜全部贈送給其他村民種植,帶動他們種菜增加收入。村民們有困難,他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村民麥麥提江 ·依不拉音因搞合作社失敗成了貧困戶,忙力克得知後,就把他吸納到自己的建築工程隊就業,一個月工資5000元,麥麥提江的妻子也去了忙力克家的涼皮店,月收入1500元到1800元。這樣,麥麥提江夫妻倆一個月收入至少6000多元,有能力還清5萬元貸款,最終渡過難關。
忙力克還是該村文藝隊成員,經常參加村裏文藝演出活動,在全村宣傳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兩會精神。在忙力克的帶動下,他23歲的兒子寫了入黨申請書,積極要求入黨。忙力克的另外兩個孩子分別在讀高中和初中,他的願望是讓這兩個孩子讀大學,甚至讀博士。
談起今後的打算,忙力克説:“我是中國公民,要為祖國大家庭作貢獻,實現小康社會我也要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