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有這樣一位年輕人,他的工作是為我國戰機發動機研發精密鑄造裝備,20年來,經他之手打造的數千件産品無一瑕疵,作為一名産業工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他還摘取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是誰?又是怎麼做到這一切呢?

走進中國航發黎明公司靜謐得有些神秘的廠房,穿越一道道安全防護門,就來到了這位年輕人——洪家光的工作區,他正在加工的,是一個精密零件,這個零件將用來打磨我國戰機發動機的葉片。

發動機作為飛機心臟,一萬多個精密零部件中,葉片就有近千片。在大推力牽引下,葉片承受著巨大的離心力,一旦與葉盤的連接不夠嚴密牢靠,可能會導致葉片出現裂紋或斷裂,甚至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以往,只有少數國家掌握航空發動機葉片的精密磨削技術,如今,通過自主研發,洪家光團隊也掌握了一套核心技術。

洪家光表示,“(金剛石滾輪)已經達到了3.5萬次的磨削壽命,最精的尺寸可以做到兩微米。”

別看洪家光現在這麼牛,1998年剛進廠的時候,他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技校畢業生,廠裏分配給他的都是最基礎的活兒。因為羨慕老師傅們的手藝,趁晚上加班的時候,他經常偷偷用師傅的刀具練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挨了師傅的罵,讓洪家光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好車工,首先要磨一把好刀。經過近二十年的積累,洪家光的刀具箱已經頗為可觀,大大小小,針對不同的活用不同大小的刀具,都是洪家光自己設計製作的。其中,有一個刀具,可以摳到直徑4毫米的小孔。

加工4毫米的小孔並不稀奇。一根頭髮絲的直徑接近0.08毫米,車工的加工精度達到這個標準就堪稱優秀,而洪家光給自己訂下的標準是0.02毫米,也就是一根頭髮絲直徑的四分之一。

一個精密零件對應一張圖紙,一張圖紙對應一把刀,正是憑藉這一把把設計精巧的刀和爐火純青的技藝,洪家光挑戰了一個個又一個難題,30歲出頭,就成為遠近聞名的技術能手。

原本幹粗加工的洪家光開始承擔精密加工的任務,利用業務時間牽頭研製航空發動機葉片滾輪精密磨削技術,可周圍人並不看好。“剛開始項目成立的時候,作為項目的這個第一完成人,第一時間就受到打擊,大家都覺得你一個産業工人就幹好自己活,你來搞什麼發明創造,你還搞什麼技術研發啊?”

大家的擔心不無道理,對一個工人來説,搞研發需要空氣動力學、力學、化學等方面系統豐富的理論知識,這不是光靠苦練就可以迅速掌握的,但是洪家光不服氣,他一本本書地啃,向一個個專家請教。

經過5年多的努力,1500多次嘗試,洪家光團隊最終打破國際技術壟斷,研發出一套成熟的航空發動機葉片滾輪精密磨削技術,為以後的數控化製造和批量生産打下基礎,今年1月份,39歲的洪家光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洪家光單位附近,展覽著我國的幾代戰機,一墻之隔,是我國新型戰機的試飛場,偶爾會有戰機呼嘯而過。“看到的時候感覺萬分自豪。只有堅持了,再加上你的奮鬥,才能夠成就你自己。我要保證我每個産品的品質,保證我每個産品都有一個新的突破,都有一個最精準的標準,才能使我們戰鷹飛得更遠、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