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診療”見效,醫改仍需努力

今日社評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北京醫改在取消藥品加成的同時,設立醫事服務費及規範醫療服務項目,啟用了多元化補償渠道,變“補償醫生”為“補償醫院”,打破了醫療機構以藥補醫的逐利機制。合理的醫藥分開改革設計,為加強醫院公益性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還讓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得以順利展開。

近日,北京市召開了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週年新聞發佈會。改革一年來,本市三級醫院門急診診療人次較上一年減少11.9%,二級醫院基本持平,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診療人次比上一年凈增1200余萬,增幅為16.1%。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機構,扭轉了十多年來基層診療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狀態得到了緩解。

自2009年啟動以來,我國新醫改已經持續推進了十年。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各地新醫改的最重要動作就是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讓“以藥補醫”退出歷史舞臺。取消藥品加成並不是簡單的減法,而是一場醫療服務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這場改革中,各地實施的舉措不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有的地方在百姓醫療費用支出方面並沒有明顯改善。

此次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之所以成效突出,是因為改革比較徹底。北京醫改在取消藥品加成的同時,設立醫事服務費及規範醫療服務項目,啟用了多元化補償渠道,變“補償醫生”為“補償醫院”,打破了醫療機構以藥補醫的逐利機制。合理的醫藥分開改革設計,為加強醫院公益性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還讓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得以順利展開。

此次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推進藥學服務從“以藥品為中心”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通過醫事服務費的差異化分級設置,引導患者就醫下沉。醫改後,社區醫院的藥品品種較之前大幅增加,同時設立了缺藥登記臺,可根據患者情況補貨。由於解決了取藥問題,許多慢病患者都實現了首診在社區。一年來,患者選擇專家看病更加理性,看專家難的問題有所緩解。醫生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時間明顯增加,可為疑難重症患者細緻診療了,門診的醫療秩序也有所改善。大醫院長期人滿為患的情況得到初步緩解,群眾就醫體驗顯著提升。

醫改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北京市的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仍將持續推進,相關制度需要完善之處還有不少。目前社區醫院雖然可以做一些檢查,但在醫生配置、體檢設備、服務等方面尚存在很多不足,這導致一些比較常見的化驗項目在基層無法完成,只能轉診大醫院。這種情況不僅低價值地消耗了社區醫院有限的轉診名額,也給患者平添了許多麻煩。有關部門應該加大人力、財力投入,讓基層社區醫院具備更強大的基礎性檢查能力,讓群眾從改革中得到更多便利。

在下一步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中,有關部門還必須注意謹防在取消藥品加成的大背景下,“按下葫蘆浮起瓢”。在本輪醫改中,“以藥補醫”雖然取消了,但在一些地方的公立醫院卻出現了各類變相補償方式。有的醫院對醫用耗材實行不合規高收費,有的則是多做大型設備檢查檢驗用以增收。有關部門應該及時推進醫用耗材聯合採購改革,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見招拆招”地不斷破解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難題。

從更為宏觀的角度看,我國醫改接下來需要解決的突出難題是“三醫”改革不聯動問題。近年來,公立醫院改革、醫藥改革和醫保改革各自均有所突破,但總體呈現各自為政、互相牽制的不利狀態。要想徹底破除“以藥補醫”,就必須推動“三醫聯動”,協調推進醫療價格、藥品流通、醫保支付方式等改革。在過去的一年,北京在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中取得了突出成績,在未來的醫改攻堅戰中,仍需拿出魄力、勇於嘗試,努力實現衛生健康事業高品質發展,併為全國深化醫改起到模範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