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網路強國的道路不會是一片坦途,如何讓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走得好又走得快、走得遠,考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
不久前發佈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列出了當前中國最具潛力的創新創業企業。“164家,幾乎每家都與網路和資訊技術有或多或少的聯繫”,細心網友這樣感慨。如今,充滿活力的網際網路企業,已經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張名片,也是中國邁向網路強國的一個縮影。
兩年前的4月19日,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人民。兩年來,無論是以共用單車為代表的共用經濟蓬勃興起,還是公共服務部門打通資訊孤島、提升服務效率的創新嘗試,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給老百姓生活帶來全方位全時段的便利。有外國留學生回國後,發現離開了中國的網約車、網購、移動支付,生活在自己的國家反倒有些不適應。這些生活中的新變化、小細節,是見證網路強國建設的生動例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如果説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是時代鍛造的一把金鑰匙,那麼它首先打開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之門。
創造美好生活,邁向高品質發展,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既是飛馳的列車,也是構築跑道的路基。在前不久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一場名為“未來的生産”分論壇上,現場嘉賓分享了這樣一個觀點:今天的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更多時候是作“嫁衣”,在與傳統産業融合後激發出新的活力。從曾經的“網際網路+”,到如今的“人工智慧+”“區塊鏈+”,“融合”正成為網路和資訊化發展的關鍵詞。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早已經成為公共治理、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如何用好這些基礎設施,是擺在政府和企業面前最緊迫的課題。
網路和資訊技術日新月異,讓我們飽覽不一樣風景的同時也遇到風險和問題。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網路強國的宏偉藍圖,也點出了發展途中可能遇到的雷區。“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網際網路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日益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這些提醒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近來,從短視頻、直播領域存在的內容亂象,到美國臉書公司洩露用戶隱私數據,再到企業面臨的缺“芯”難題,無不啟示我們:邁向網路強國的道路不會是一片坦途,如何走得好又走得快、走得遠,考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
紛繁複雜的網路輿論場,如何確保網路空間天朗氣清?面對我國網際網路“缺芯少魂”的難題,如何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網際網路的生態是以開放、互聯為前提,如何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許多具有啟發性的回答。“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我們強調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一定要堅持開放創新,只有跟高手過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我們倡導尊重網路主權、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贏得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贊同”……今天,在這個跑步前進的網際網路時代,只有率先一步轉變觀念、思路和方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有學者將人類近現代的歷史進程概括為“空間革命”:從陸地空間到海洋空間,如今又從海洋空間到網路空間。空間的變化不僅僅意味著技術的變革,更是空間內部一次秩序和規則的再造。利用好網路和資訊化建設的歷史契機,我們就能助推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在網信産業實現彎道超車,創造又一個中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