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海量個人資訊洩露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群眾:重要設施數據關鍵敏感
大數據時代網路安全保護意識更加全面
網路安全,可謂是近年來民眾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法制日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不少市民看來,網路安全不僅是個人資訊的安全,還涉及到社會及國家的網路安全;不僅是數據安全,還包括電網等基礎設施的安全;不僅是網路系統的安全,還包括內容的安全。
個人資訊保護日趨嚴謹
“在大數據時代,個人已經非常透明,只要你使用網際網路的服務,無論是聊天搜索還是看視頻、閱讀,實際上是把自己産生的數據交給網際網路公司。”在北京某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上班的李航對《法制日報》記者説。
李航説,這種體會來自社會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評價——“這個行業長期以來被視為個人資訊洩露的源頭之一”。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得益於電腦的普及和現代網路資訊技術的突破,後者同時也帶來技術漏洞、資訊洩露等一系列問題。同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對個人資訊依賴性極強,但目前我國徵信體制不健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核實客戶資訊缺乏有效渠道,有的確認方式比較原始,有的不得不通過線下方式確認,不利於發揮效率優勢。”對於行業內部的問題,李航説得很直白。不過,他也認為,近年來,尤其是網路安全法出臺後,行業內部對公民個人資訊安全更加重視。
“在獲得數據後,如何讓數據形成關聯,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礎上形成經濟價值、提升社會效益,這是網際網路企業在大數據時代面臨的極大挑戰。”李航説。
對此,李航向記者介紹了一些具體做法:在人員管理上,能夠接觸到大量用戶敏感資訊的員工,在入職前都必須經過充分的背景調查,並簽署相關保密協議。即便被調離崗位或終止勞動合同,個人資訊處理崗位上的相關人員也會被要求繼續履行保密義務。
“目前,在一些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數據會按照敏感資訊和非敏感資訊進行分類和存儲。其中,個人財産資訊屬於機密數據,個人生物識別資訊、個人身份資訊、網路身份標識資訊等為保密數據。而系統日誌、業務日誌等內部數據也在敏感資訊範疇內。”李航向記者介紹説,如需提取這些敏感數據,業務部門需要進行安全備案,同時還有數量限制和時間控制,“比如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只能查詢三條”。
發帖留言也關乎網路安全
去年4月,《法制日報》記者曾就網路安全意識做過調查。當時,90%的受訪者認為,網路安全就是防止個人資訊洩露;僅有10%的受訪者注意到,網路安全還涉及打擊網路犯罪,還涉及核心數據安全,還涉及基礎設施的安全。
某高校大學生林峰就曾是90%受訪者之一。如今,他對記者説,經過一年的學習,他認識到,網路安全不僅是個人資訊保護,還要注意不能在網上發表不實言論,以免産生惡意輿論危害國家政治安全。
在北京一所高校上大三的胡天奇對記者説,學校社團曾專門舉辦辯論會,“大家通過討論得出一個結論:單一的個人資訊洩露會影響個人隱私、社會交往和經濟利益;局部性、群體性的個人資訊洩露有可能導致網路犯罪和社會問題;大規模的個人資訊洩露會引起公眾恐慌,危及社會穩定;敏感的、跨境的個人資訊洩露更會關乎國家發展和安全利益”。
“我們老師還特別就此問題請教了國防大學的老師,之後向我們講解説,不管是平時還是戰時,如果一個國家很多人的個人資訊被有組織、有預謀地收集到一起,那麼大到國家的一舉一動、小到個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暴露在對方的視野下。個人的網上留言等資訊通過大數據分析,就會得出個人的政治傾向等資訊;更多人的資訊匯總到一起,通過分析加工,會對國家發展、國防安全等造成巨大威脅。”胡天奇對《法制日報》記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