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灘上播綠人
陽和啟蟄,品物皆春。但位於騰格裏沙漠邊緣的景泰縣紅水鎮界碑村卻仍是寒氣襲人。在絲路林牧生態林場裏,一位身穿黃大衣的老人帶著幾十個工人頂著寒風修剪樹木。他就是紮根戈壁荒漠三十載、開墾荒地5000多畝、植樹造林1000多萬棵的民營企業家盧首百。
盧首百是當地家喻戶曉的人,他將創辦企業所盈利的7000多萬元幾乎全部用於家鄉的防風治沙、開荒整地、植樹造林事業,在戈壁上築起一道綿延數十公里的綠色長廊,一步一步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使生活在這裡的3萬多農民逐漸擺脫貧困。
1988年,紅水鎮遭遇了一次嚴重的沙塵暴災害,風沙掩埋了農民的莊稼和家畜。幾十位村民把方家井煤礦的負責人盧首百團團圍住,希望為他們安排一個下井挖煤的工作,以解決生計問題。從那時起,盧首百就下定了改善生態環境、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決心。他四處籌錢,帶領煤礦工人和當地農民開始在戈壁荒漠上艱難地開荒整地,綠化戈壁。為了多種樹、種好樹,盧首百經常用盡家裏的積蓄,每年的植樹節前後是他壓力最大的時候,經常得承受植樹資金短缺的困難。這些年來,盧首百的企業累計解決了來自各地的兩萬多名農民務工問題,其中包括精準扶貧戶6000多戶。紅水鎮白石照村農民宋記偉説:“我願意到他的企業打工,因為他從不拖欠我們一分錢的工資,還經常資助貧困戶。”
胸懷綠色,一心要幫群眾脫貧致富的盧首百,雖然已步入花甲之年,但仍在不斷思考、尋找新的思路和項目。去年,他從北京請來文化專家團隊現場考察,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策劃了一個生態文化旅遊扶貧項目。據他介紹,啟動這個項目,就是通過大家每人認養一棵樹、一片林的方式,弘揚傳統文化,落實公民植樹造林的義務,戰勝因惡劣的生態環境而造成的貧窮,使長期生活在騰格裏沙漠周圍的群眾很快實現脫貧,走向富裕。
三十年紮根戈壁墾荒植樹,今天,盧首百依然為了綠色夢想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