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4月3日訊(記者 魏婧)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發表《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並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

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宗榮表示,1997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白皮書,首次向世界介紹中國尊重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狀況。從那時到現在20多年過去了,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取得了重大進展,宗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許多重要經驗,逐漸形成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中國特色,具體有以下四個特色:

第一,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紮根于深厚的歷史文化土壤。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除了組織性、制度性較強的幾大宗教外,還存在大量的民間信仰。除了道教和民間信仰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外,其他都是由國外傳入。受“多元通和、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期浸潤,中國宗教形成了愛國、理性、人文、包容、中道、勸善導俗的鮮明特質,這與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宗教特點有顯著區別。中國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宗教間的戰爭,也從未因宗教問題引發規模性戰亂,這與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不斷因宗教問題引發衝突戰亂形成鮮明對照。

第二,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得益於正確的政策法律。

中國的宗教政策法律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具體而言:一是尊重宗教自身規律,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宗教問題,認為宗教是人類社會一種客觀、普遍的社會現象,只要信教群眾有需要,就應該鄭重對待、依法保障,不以主觀好惡為標準,不因個人意志而轉移。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客觀”。

二是對所有宗教一視同仁,不會偏袒某個宗教,也不會歧視某個宗教。在政策法律上,任何宗教都不能超越其他宗教享有特殊地位,任何人也不能因為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使其權利和義務受到影響。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公平”。

三是既保障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障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既保障信仰這個教的自由,也保障信仰那個教的自由;既保障過去不信教現在信教的自由,也保障過去信教現在不信教的自由。在多數群眾不信教的地方注意尊重和保護少數信教群眾的權利,在多數群眾信教的地方注重尊重和保護少數不信教群眾的權利。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平衡”。

四是主張以“導”的理念和態度對待宗教,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管控調疏、綜合施策。在注意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注意防範宗教的消極因素。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全面”。

第三,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發展于豐富生動的宗教工作實踐。

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宗教工作,將宗教問題始終作為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將宗教工作作為全局性的工作,制定專門的政策和法規、設立專業的機構和隊伍,謹慎處理宗教問題、依法規範宗教事務、切實保障宗教界合法權益。

同時,針對不同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和宗教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與時偕進,及時總結宗教工作經驗教訓,不斷豐富完善宗教工作理論、方針和政策,以增強宗教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有效性。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宗教工作提上了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召開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改革優化宗教工作體制,開創了宗教工作新局面,營造了既有秩序又有自由、既有穩定又有活力的良好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宗教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如宗教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衡量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是能否將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正確認識和把握宗教社會作用的兩重性,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係,有重點地做好各宗教工作,支援宗教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準等,這些都為做好新時代宗教工作、更好地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四,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收效于宗教界的自省自立自強。

隨著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中國宗教界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公民意識、法律意識、政治意識顯著增強,宗教組織的自我管理水準進一步提高,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程度不斷加深,不同宗教相互尊重、相互學習,開創了“五教同光 共致和諧”新境界。

一是從整體上看,中國宗教處在由追求量的增長轉向注重質的提升的階段,聚焦堅持中國化方向,著力加強思想建設、文化建設、制度建設、組織建設、人才建設。

二是積極服務社會,熱心從事公益慈善活動,在扶危濟困、利益人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贏得了社會的好評。

三是勇於履行社會責任,自覺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地同宗教極端主義劃清界限,堅決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四是廣泛開展國際交往,積極參加不同信仰、不同文明交流,促進民心相通、文化相融、文明互鑒,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和智慧。

“總之,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真誠的,是立足國情的,是行之有效的。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我們有著自己的中國經驗。”陳宗榮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