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群裏的楊繼寧老師和周永鳳老師是最美文化人,要向他們學習也做‘最美’!”“今年的‘十選十美’又要開始了,快去報名參加評選啊!”陽春三月,桃紅梨白,湖北沙洋縣“十選十美”系列評選活動再次拉開序幕,網路上、生活中、工作時熱議“最美”典型的聲音如同繁花盛開,全縣上下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氛圍越來越熱烈。

2017年以來,沙洋縣委、縣政府和各鎮(區)黨委、政府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著眼點,不斷改進、創新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2017年2月,該縣結合實際,開展了十大最美農民、十大最美家庭、十大最美鄉村、十大最美創業青年、十大最美少年、十大最美自媒體人、十大最美文化人、十大最美老人、十大最美在外沙洋人、十大最美來沙人士 等“十選十美”系列評選活動。

評選對象覆蓋面廣

要實現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全領域創新、全覆蓋推進,人在哪思想政治工作就覆蓋到哪、改革創新就跟進到哪,這是沙洋縣“十選十美”系列評選活動的指導思想。“十選十美”的評選對象涵蓋全縣所有人群和地域。從年齡上看,既有少年,又有青年,還有老人;從地域上來説,既有沙洋本地人,又有在外沙洋人;從行業上看,既有農民,又有創業者,還有文化人,最終達到人人可參評、處處有榜樣的效果。

縣實驗小學六(7)班班長唐燁霖性格開朗,品學兼優,誠實守信,熱心公益。他曾多次到縣社會福利院做義工,經常組織小夥伴積極參與身邊的各項環保活動。他利用雙休日,做環保小調查,發宣傳單,認真製作環保手抄報,精心繪製環保畫,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小環保衛士”。該校少先隊輔導員聶少榮説,被評為“十選十美•最美少年”後,通過報紙、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廣泛宣傳,“小環保衛士”唐燁霖不僅“名氣”越來越大了,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了。同學們都以他為榜樣,從愛校愛班開始,更加愛護校園環境。許多家長也深受影響,環保意識大大增強,他們以環保衛士“小藍帽”等志願者形式參與到環境保護事業中去,不僅是監督者,更是執行者。

被評為“最美創業青年”的金強,出生於1985年11月,現任沙洋縣昊天水蛭養殖合作社總經理。2002年畢業後,他遠赴深圳務工。2008年12月底,懷揣著創業夢想的金強選擇回鄉創業。經過多年艱辛實踐,終於成功摸索出一套水蛭特有繁育養殖模式,於是在高陽鎮成立了昊天水蛭養殖專業合作社,總投資1000萬元,佔地面積12畝,開始水蛭規模化養殖。合作社一年利潤達100萬元以上,吸引了同村社員40多戶加入到水蛭養殖産業中,每戶社員養殖面積達30畝以上,帶動了附近農戶近百餘人就業創收。

評選之中側重點準

該縣在“十選十美”的評選中注重了不拘泥于某個行業。一方面,沒有評選教育戰線的“優秀教師”、衛生系統的“最美白衣天使”等等,避免與各行業年終評優重復,避免評選活動流於形式。另一方面,特別注重“婦女半邊天”和優秀女性典型事跡的宣傳,在“最美農民”和“最美家庭”等評選項目中,“好妻子”“好媳婦”佔有很大比重,以鼓勵和帶動更多婦女用自己的肩膀和臂彎撐起家的溫馨。

官垱鎮友好村有一個龍王湖,龍王湖上有一個女強人,這個女強人就是該村貧困戶任強風的妻子艾燕。

2012年初,任強風因交通事故,導致大腦嚴重受傷,落下三級殘疾。經多次開顱修復手術後,雖經農村合作醫療報銷了一部分,但仍花去醫療費用17萬多元,家裏的養殖産業也就此荒廢。更為不幸的是,2015年底,任強風的父親被確診為肺癌,使本就十分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不僅重新回到了貧困的原點,而且還負債纍纍。於是,任強風一家成為沙洋縣建檔卡上的貧困戶。

面對丈夫腦殘、公公患癌、高額負債的“三座大山”,任強風的妻子艾燕就像在龍王湖浪尖上逆風行駛的一葉小舟,身單力薄地撐起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全家僅靠10余畝耕地養家糊口,家庭十分貧困。怎樣才能改變貧窮落後的家庭面貌?不服輸的艾燕思前想後,決定還是依靠發展養殖業來促進家庭增收。她説:“再苦再難,生活還是要繼續!”2015年,生豬價格持續上揚,仔豬繁育市場走俏。艾燕瞅準這一商機,在村組幹部和親友的鼓勵、幫助下,將荒廢的豬場收拾、整理後,購回了用於自繁自養的13頭母豬,重新開始了養豬場的經營。為了不斷提高母豬飼養效益,她刻苦學習,熟練地掌握了給母豬及仔豬打疫苗、治病的技術,並採取“1+1”健康飼養法,提高母豬受精率;她仔細研究母豬的生理特性,專門做了幾件迷彩罩衣,供其他人進母豬舍參觀時穿用,以免初育母豬因陌生人的到來而産生驚嚇,影響母豬的坐(保)胎率,使每頭母豬每胎産仔豬8頭以上。

2016年,艾燕經營的養豬場出售肥豬260多頭。艱辛努力換來的真金白銀,使她看到了靠養豬發家致富的希望。2017年春,她投資4萬多元,建起了一棟仔豬保育室,更新了飼料配製機械。説起艾燕,村民們都敬佩地稱她是龍王湖上的女強人。

選樹榜樣方法新

提倡移風易俗擯除陳規陋習,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沙洋縣在選樹“最美”的過程中特別注重文明新風在鄉村的落地生根。“最美鄉村”的評選標準就是以移風易俗工作為切入點,大力弘揚 “爭創先進黨支部、爭創文明村,全面推進移風易俗,力促脫貧攻堅”的社會正能量,倡樹文明新風尚。

被評為“最美鄉村”的三峽土家族村,位於沙洋縣沙洋鎮,是荊門市唯一的少數民族移民村。2000年,為了三峽工程建設,來自恩施州巴東縣庫區5個鄉鎮13個村的1000多位村民遷到這裡。移民初期,由於生活環境和生産方式發生重大變化,村民思想波動較大,陳情事件、治安案件時有發生,少數村民回遷,無村集體經濟收入,村兩委運轉不暢,是遠近聞名的落後村。10多年來,該村通過調整産業結構,發展蔬菜、中藥材種植等産業,不僅村集體經濟有了很好的發展,更增加了移民收入,讓移民真正安定下來。

現如今,這個曾經一窮二白的落後村,一躍成為荊門市經濟發展先進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00年的零收入到現在近50萬元。全村先後完成了移民房屋立面改造、路面硬化等村居改造工程,建成了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衛生站、書屋、超市、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基礎服務設施,村容村貌大為改觀。隨著經濟發展、環境改善,村級凝聚力日益增強,村風民風明顯好轉,幸福指數日益提升,先後被授予 “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宜居村莊”“全國文明村”“省、市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和“荊門市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示範基地”等多項榮譽。從落後村到先進村的轉變,折射的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堅強的戰鬥堡壘作用、特色産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特色文化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凝聚作用。2017年11月,三峽土家族村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美麗、富裕、文明的村莊才具有向心力。該村村民王雄是一名寫作愛好者,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從峽江到平原,我和我的村民們完成了從被動移民到主動紮根的轉變,接下來我們將會把我們的村莊努力建設成沙洋美麗的後花園。”

評選結果可學性強

通過培育、宣傳、學習典型,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營造出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讓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不僅學有標桿、爭有目標,在全縣上下凝聚成了一股強大的處處有典型、時時學典型、人人當典型的發展正能量。而且,身邊的“最美”典型事跡並非高大上,而是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中閃現出耀眼的人性光芒,讓“榜樣示範”有了從宏觀到具體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該縣曾集鎮農民王在權接過“十選十美• 最美農民”的獲獎證書,感慨萬千:“我被評為最美農民感到非常光榮,我將好好珍惜榮譽,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帶領更多貧困戶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自力更生,早日脫貧!”

誰會想到,王在權自己就是一個貧困戶。家住曾集鎮孫店村2組的王在權,2014年因鼻咽癌花去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了幾萬元的債務。出院後,醫生囑咐後期還要進行定期的復診和藥物治療。聽聞此言,讓一個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漢子頓時失去生活的希望。作為家裏的頂梁柱,不僅再也不能承擔起上一輩和下一代的全部責任,還要拖累家裏人,怎麼辦?2015年8月,該縣扶貧駐村工作隊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後,和他交心談心,使性格倔強的他打消了消極態度,內心重新有了“不甘心”的想法。王在權多次主動參加荊門市農業局組織的各種農業技術培訓,利用承包的十幾畝地和流轉其哥哥的十畝地,種植優質稻和再生稻,同時發展稻蝦連作産業,將所學的技術應用到實踐中去,一年下來田裏的純收入達到了65000元。其子在四川成都務工,年純收入也達到了45000元。在縣、市扶貧檢查小組到他家時了解脫貧情況時,他自豪地説:“我要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工作隊的幫助,是他們給我帶來了技術和信心,我要把貧困戶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

不等不靠不要,自己勤勞致富。“最美農民”王在權的事例,讓周圍許多有著畏難情緒和“懶惰”習性的群眾扭轉了思想,他們以發展特色産業、在外務工增收等方式,積極主動、爭先恐後奔跑在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上。十里鋪鎮建陽村四組村民龍華,是該村2016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説道:“我們縣裏評選的‘十選十美’都是我們身邊的先進,是看得見、夠得著的先進。特別是十大最美農民和十大最美家庭,我覺得很接地氣。最美農民王在權通過自己的努力脫貧致富,今年我打算像他一樣通過發展産業,讓全家人的日子紅紅火火。”

“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是增強黨的政治優勢、解決現實思想問題的迫切需要。”沙洋縣縣委書記揭建平説,“要在適應新時代、新情況下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工作機制,為實現共同的目標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達到教育人、引領人、團結人、鼓舞人的目的。”

農村稅費改革後,公權力逐漸淡出私人領域,但家庭矛盾等問題依然存在。轉型期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巨變,讓家庭矛盾、人生追求等問題浮出。如何化解群眾心理上的衝突、緩解精神上的焦慮,是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沙洋縣“十選十美”評選活動,通過從各個社會層面樹立典型,引領社會風尚,摒棄了磨破嘴唇地大講道理、講大道理的方法,既滿足了群眾在私人領域的需求,又讓群眾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在逐步轉化為全縣人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