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環衛從業者饒寶琴 梁懌韜 攝

她入行12年見證廣州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市容環境漸成常態

金羊網記者 梁懌韜

在廣州芳村的廣州市衛生處理中心,有一批環衛從業者默默為市民服務。通過處理廣州每天産生的禽畜屍骸,保持市容環境的整潔,守衛公共衛生安全。

2006年,原本在醫院擔任護理工作的饒寶琴,轉崗廣州市衛生處理中心,加入廣州環衛隊伍。在過去12年,饒寶琴與同事們用心工作著。不知不覺中,饒寶琴和同事們發現,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市容環境,已成為廣州的常態。這其中既有她和同事們的努力工作,也有社會重視環衛行業呼聲的功勞。

3月5日,記者走進廣州市衛生處理中心,通過對饒寶琴的採訪,了解過去12年廣州的細微變化。

入行之初

經常發現不規範的細節

從醫護崗位轉到環衛崗位,入行之初的饒寶琴,看到了當時廣州環衛行業需要改善的地方。

“我們要經常和禽畜屍骸打交道。”饒寶琴介紹,市民接觸最多的禽畜,可能是自己的寵物。她記得入行之初,廣州的寵物遺體處理還未規範,愛寵去世後,不少市民不知如何處理,有的隨意丟棄。她印象中,經常接到各部門要求派人前去街面收集寵物遺體的電話。

“和寵物遺體相比,廣州的肉類屠宰場,有更多的禽畜屍骸,等待我們去處理。”饒寶琴説,她記得剛入行時,廣州一家屠宰場的屍骸暫存場所,佈置得不規範。沒有冷藏設備,禽畜屍骸露天堆放,且沒有為前去處理的環衛從業者預留清潔用水。幾乎每一次到這些地方工作,饒寶琴均感到不便。

“眾多待改善的問題匯集到衛生處理中心內,我們的辦公環境也被牽連。”饒寶琴説,各種不規範的處理,令禽畜屍骸到達中心前,已談不上“衛生”,變相令到這個廣州市官方唯一的禽畜屍骸處理場所,環境也不盡如人意。

盡職履責

她為環境改善出謀劃策

面對不盡如人意的工作及市容環境,饒寶琴沒有退縮,以“寧願一人臟換來萬家康”的心態投入工作。她的工作精神獲得大家的認可。2012年11月,饒寶琴當選為廣東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在沒有當人大代表之前,我已通過各種方式,希望盡力改善市容環境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饒寶琴説,她用擔任醫護人員的經驗,指出肉類屠宰場暫存屍骸的不規範,希望對方作出改進。當選人大代表後,饒寶琴盡職履責。在省十二屆人大代表任職期間,饒寶琴提交了多份建議,“加大機械化清掃,切實提高環衛工人待遇”“提高一線勞動者工齡工資”“建議禽畜屍骸源頭科學管理”等建議源自她對整個行業的細緻觀察,“妥善解決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髮放”“完善探親假”等建議則源自她對普通市民需求的了解。

在各方的努力下,饒寶琴發現,廣州的市容環境,在不經意間已悄悄改變。“現在再去屠宰場工作,環境要比最初時好很多。”饒寶琴説,屠宰場聽取了她的建議,將禽畜屍骸放入有空調的室內暫存處理,併為入內工作的環衛工作者準備清水;廣州開啟的新一輪治水,把流溪河石井河列為整治重點,密集的生豬養殖場被清理,饒寶琴發現如今去石井河收集禽畜屍骸的次數少了很多。

“市民個人的素養,也在提升中。”饒寶琴説,她入行時常遇到的市民隨意拋棄寵物遺體情況,如今已較少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市民會通過各種方式妥善處理寵物遺體,甚至自行將寵物遺體送到衛生處理中心處理。為方便市民辦理該業務,廣州市衛生處理中心,如今設有專門的辦事窗口負責該事務。

“市容環境整體變好,讓我們工作的環境也變好了。”饒寶琴説,因各方均重視禽畜屍骸的源頭處置,如今運來處理的禽畜屍骸,衛生指標相比她初入行時已好許多,環衛從業者的壓力亦因此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