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是國家醫療衛生領域的“國家隊”和“排頭兵”。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我國最具歷史影響力、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重點醫學院校,堅持高水準高品質高標準辦學,為我國現代醫學發展作出了開創性重要貢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管理體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醫教研産防”五位一體的發展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將衛生與健康放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要求“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為院校發展指明方向。圍繞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和世界一流醫學院校建設的目標,院校積極投身“健康中國”建設,在科技創新和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方面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院校採取多種措施,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揮國家隊骨幹引領作用。

一是不斷強化國家隊在科技創新中的骨幹引領作用。實施創新行動計劃、協和教育提升計劃以及高端人才引進和支援計劃等,進一步強化院校作為衛生健康領域國家隊的歷史責任,優化學科佈局和資源配置,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能力不斷增強。“十二五”期間,各類科研經費總額達到42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實現翻番。“十三五”開局良好,在科技重大專項以及重點研發專項的組織實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啟動實施醫學創新工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財政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支援下,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啟動實施並被列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圍繞建設世界一流醫學院所目標,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強化源頭創新供給。

三是加速推進協同創新網路建設。積極開展國家實驗室戰略研究,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體系建設,加強對委重點科研基地的支援併發揮對全國輻射帶動作用;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哈佛大學等世界著名學術機構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與牛津大學合作成立了研究所,並積極推進院地合作;積極支援和承擔“一帶一路”相關重大科技項目,推進與沿線國家科技合作,構建層次合理、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多層次協同創新網路。

四是支撐發展作用顯著增強。有效地推動了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防治,在部分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物壟斷,突破一批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和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關鍵核心技術。發表論文數量和品質、科技獎勵數量、藥物疫苗等研發成果、獲得專利授權數量等均居於國內本領域領先行列,並在國際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7年,有10個學科進入ESI引文前1%。在教育部2017年學科評估中取得A+學科數量居於醫學院校前列。 

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期望。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國家隊,有大量優質科技和醫療資源,我們也在普及健康知識和促進大眾健康方面承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在健康科普方面充分運用自身專家和技術優勢,推動多層次、多平臺、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

一是健康公益活動持續開展。多年來大量開展義診和健康教育活動,組織專家團隊,深入社區、企業、軍隊、學校等開展健康講座、疾病篩查、答疑解惑,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受到群眾的歡迎和好評。中國醫學科學院下屬有6家醫院,包括北京協和醫院、阜外醫院、腫瘤醫院、整形外科醫院、天津的血液病醫院、南京的皮膚病醫院,這些醫院都在健康促進、健康科普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有18個研究所,這18個研究所體現中國在醫學領域的研究水準,在做好科學研究的同時,積極推動科普工作,對於提高全民健康素質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導引健康科普方面也承擔著重要的責任。

二是健康教育形式不斷創新。通過新媒體推送科學專業、深入淺出的健康科普文章、自主創作的系列科普漫畫等。2017年各醫院通過官方微信推送健康科普資訊1178條,累積閱讀量510萬。2017年北京協和醫院製作61期醫學科普短視頻,合計點擊量3.3億。積極推動全民健身和健康深度融合,如阜外醫院面向大眾推出心臟養護訓練健身操,腫瘤醫院舉辦“北京希望馬拉松”近二十年來累計參加人數達26萬人。

三是健康科普能力不斷增強。積極鼓勵更多中青年專家投身健康科普事業,舉辦健康科普能力培訓和比賽,強化科普意識、培養科普技巧。積極推動基層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如撰寫疾病防治類指南和手冊,深入各地開展現場指導,為健康公益項目提供技術支援等。


我們深刻認識到“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將在科技創新、健康促進、健康科普等方面繼續努力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