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艷一家正圍坐一起暢談未來。通訊員 孔德萍 攝
張中艷所經營的“大巴上森林人家”。通訊員 孔德萍 攝
城口縣嵐天鄉大門景觀。通訊員 孔德萍 攝
挂滿紅燈籠的農家小院。通訊員 孔德萍 攝
冬日陽光溫暖地灑在大巴山的大地上。趁著暖陽普照,重慶市城口縣嵐天鄉嵐溪村大巴山森林人家業主張中艷一家在院落裏擺上了桌凳、吃著水果、泡著清茶,全家人圍坐一起認真謀劃著來年的經營打算。
“明年我們還是要繼續經營大巴山森林人家,現在我們這裡是山美、水美、風景美,遊客也愛到我們這裡來旅遊,來年的收益一定好。”張中艷率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贊同,以前你們在外務工,我在家帶孩子,還要做農活,有時候真的忙不過來,現在好了,你們回來經營森林人家,一家人在一起商商量量的過日子,經濟收入也不錯。”婆婆王紹瓊接著發言。隨即,你一言、我一語,大家熱烈的討論著,整個院子裏都充滿著歡樂、幸福的味道。
務工夫婦返鄉創業當老闆
城口,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説,山高水深路難行是過去發展最大的障礙,老百姓大多選擇外出務工,老人在家幫著看孩子,一年到頭才回家一次,家人團聚難,發家致富也難。
群眾要致富,産業發展是關鍵,尋求一項穩定脫貧增收致富的産業迫在眉睫。近年來,城口縣委、縣政府帶領老區人民一道“摸著石頭過河”,在全縣進行著鄉村旅遊的嘗試,成功推出了“大巴山森林人家”這個響亮的品牌,並在全縣逐漸推廣開來,城口就此面臨了新的發展機遇。
現在許多老百姓也不外出打工了,依託著鄉村旅遊返鄉創業、發家致富,張中艷夫婦就是務工大潮返鄉創業人員之一。
在嵐天鄉政府的支援引導下,張中艷夫婦把自家房子進行了改造,拿出了多年打工的積蓄,購置了基礎設施設備,一個具有13個房間22個床位,可供遊客就餐的大巴上森林人家于2012年投入了運營。
張中艷介紹,過去家鄉沒産業,自己也沒有技術,只有外出務工,一年到頭錢都給老闆掙了。現在好了,能夠搭上旅遊發展的順風車,返鄉創業自己當老闆,還能兼顧老人小孩,日子過得很充足,很幸福。
創業成功的張中艷,生意搞得紅紅火火。在政府的帶動下,重新翻修了舊房,還新建了一棟民宿木屋,6個生態房間,一個集餐飲、休閒、娛樂、住宿于一體的四星級農家樂耀眼的坐落于嵐溪村的村莊裏,現在生意比以前更紅火。
政府引導群眾致富增收
張中艷的華麗轉身,得益於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援與引導。張中艷介紹,自開業以後,每年都有免費培訓的機會,通過廚藝、服務、禮儀等方面的培訓,加上自己不斷摸索,經營起來越來越順手,也深受遊客好評,每到週末都會有定房的或是訂餐的電話打來,雖然忙碌,卻也幸福。
張中艷所居住的嵐天鄉,是典型的大巴山區農業鄉鎮,生態環境良好、鄉村氣息濃郁、民俗文化濃厚、農林産品豐富,決定了嵐天發展的本底在生態、根基在鄉村、特色在民俗、基礎在農林、出路在旅遊。
據了解,近年來,嵐天鄉按照合力打好旅遊發展攻堅戰的要求,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造全域旅遊精品,建設全面小康樣板”為工作統攬,深入實施了“生態立鄉、農林穩鄉、旅遊富鄉”的發展戰略,紮實推進了“+旅遊”行動計劃,積極推廣了“嵐生風光,天生美景”嵐天名稱新內涵,著力打造“巴山記憶,鄉土嵐天”旅遊形象,圍繞建成“全國知名的大巴山鄉村旅遊目的地”目標,聚力建設“大巴山鄉村旅遊特色小鎮、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示範鄉、全域旅遊示範鄉、鄉村旅遊脫貧示範鄉、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鄉”,切實讓嵐天的鄉村更加美麗、産業更加興旺、生態更加宜居、生活更加美好。
在城口縣嵐天鄉,像張中艷一樣搭上旅遊順風車不等不靠奔脫貧,産業發展走上致富路的群眾還有很多。嵐天鄉三河村建卡貧困戶汪成軍告訴筆者,窮不可怕,怕的是沒有想法,只要願意跟著政策走,自力更生,就不會在脫貧致富道路上掉隊、掉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