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棗泉煤礦的井下作業面,我們可以看到井下的礦工人數、各類機電設備運作狀態和井下各類安全環境參數……”新春時節,經濟日報記者赴寧夏神寧棗泉煤礦採訪,雖然離目的地還有80公里,但是通過神華寧煤集團資訊技術中心主任張傑的手機,各種基本情況一目了然。
張傑介紹,這就是智慧礦山的體現。從視頻控制到巡檢機器人,直至手機移動終端APP的全面應用,一部手機就可以玩得轉!
棗泉煤礦黨委書記兼礦長翟文介紹,棗泉煤礦在國內煤炭行業中首家研發實施手機移動終端APP全面應用,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智慧設備,將各系統的圖紙、技術參數、標準、崗位流程等全生命週期的所有技術文檔整合為一個平臺,為各系統的運作管理提供最大便利。
離開指揮中心,記者穿上橘黃色工服,帶上紅色礦帽、自救器、礦燈和一個火柴盒大小的井下人員定位卡,跟隨工人坐上防爆膠輪車開始下井。
井下巷道陰冷幽暗,智慧化設備在哪兒?棗泉煤礦資訊監測中心主任楊海軍告訴記者:“看見前面的紅綠燈沒有?這些要比地面上的交通控制系統複雜得多。光左右煤墻上安裝的各種感測器就涉及人員定位安全系統、調度通訊系統、皮帶計量系統等幾十個軟體系統,與地面調度指揮中心聯動,總投資超過5000萬元。”
楊海軍把記者帶到22採區變電所。左紅右白的兩排變電設施很是壯觀。變電所崗位工徐天喜説:“你們抬頭看左上方,那就是攝像頭。再往前走20米,上方安裝有人員定位卡的讀卡器。再往前50米,是井下一氧化碳安全監控感測器。有了這些裝備,有任何狀況,銀川集團總部和北京神華集團總部都能第一時間在手機上看到!”
“儘管智慧礦山已讓‘少人則安’成為現實,但距離‘無人則安’還很遙遠,神寧將在智慧領域繼續努力,讓一部手機的功效發揮到極致。”神寧集團董事長邵俊傑説。(記者 許淩 拓兆兵)